當時在俄羅斯看來,南北分治對俄羅斯是有利的,因為英國很大方的將包括德黑蘭在內的比較富庶的北部地區讓給俄羅斯,自己只要了看似貧瘠的東南部,而且在俄英勢力範圍之間還建立了緩衝區,英國和俄羅斯在緩衝區享有同樣的權力。
現在回頭看,英國早在0年就成立了英波石油公司。
所以英國在劃分勢力範圍的時候,不聲不響坑了俄羅斯一把。
這就很英國。
麥克馬洪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德米特里擔任總經理的這個勞什子俄波石油公司,根本就不是來挖石油的,而是來搗亂的。
搗亂的意思是我不挖,你也別想挖。
俄羅斯有巴庫,有秋明,是歐洲最大的石油天然氣供應商。
英波石油公司這點油,喬治根本沒看上。
真正讓喬治擔心的是,英波石油公司賺了錢,會繼續投資尋找新的油田。
波斯南部就是波斯灣,整個波斯灣周邊都是油田。
一旦這一地區的油氣資源被充分利用,那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就不好賣了。
談判不是一天兩天能結束的,英波石油公司的生產不能停。
為預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達西斯出錢僱傭哥薩克成立護衛隊,並對襲擊油田的馬匪懸賞000鎊。
別嫌少,在波斯,0鎊就能買一個精心培養的波斯貓。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一名在阿巴丹當地頗負盛名的勇士來到達西斯的莊園。
達西斯對這位叫卡拉米的勇士進行考核,發現卡拉米不僅精通騎術和射擊,而且還曾在波軍服役。
達西斯非常滿意,給了卡拉米000英鎊,讓卡拉米組織一支不超過00人護衛隊。
卡拉米拿到錢,當天晚上就消失了。
達西斯等了整整一個星期,卡拉米沒有任何訊息。
這時候達西斯才意識到卡拉米是個騙子。
好吧,搞不好卡拉米就是襲擊油田的馬匪首領。
有了這一次的教訓,達西斯不再信任波斯人,直接從法國僱傭了一位叫亨利的退伍軍官。
亨利畢業於法國聖西爾軍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外籍軍團服役,一直在西線作戰。
世界大戰結束後,亨利以中校軍銜退伍,賦閒在家。
在等待亨利的過程中,英波石油公司的油田再次遭到襲擊,這一次損失更慘重,如果要修復井架,首先得滅火。
問題是,英波石油公司不具備油田滅火技術。
達西斯無奈,主動向洛克菲勒求助。
全世界開採石油天然氣經驗最豐富的兩個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和美國,英國只是剛起步。
雖然達西斯不知道是誰燒了英波石油公司的油田,肯定和俄羅斯脫不開關係,所以達西斯只能去找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大喜,他早就看英波石油公司不順眼,正愁沒理由涉足波斯呢。
喬治不管波斯越來越複雜的局面,月號,英法美俄派代表在倫敦召開會議,商討新的德國賠償方案。
喬治對倫敦會議沒什麼期待,自然不會去倫敦浪費時間,代表俄羅斯去倫敦參加會議的,俄羅斯駐國聯副使曼納海姆。
經過三年的重建,俄羅斯終於進入收穫期。
從今年月開始,幾乎每天都有重大工程竣工的好訊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