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會期間,克里孟梭憑藉對德國的強硬態度,被各國代表盛讚為歐洲的“勝利之父”。
短短八個月之後,克里孟梭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攻擊性,就像被拔掉牙齒的“老虎”,老態龍鍾。
畢竟是歲的人了,不服老不行。
巴黎和會期間,小尼古拉多次和克里孟梭打交道,彼此之間很熟悉,所以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克里孟梭詢問小尼古拉,如何應對高麗的訴訟。
小尼古拉對這一幕太熟悉了,巴黎和會期間,克里孟梭就經常和勞合·喬治、小尼古拉三個人關上門開會,在沒有第三方在場的情況下,決定第三方的命運。
“俄羅斯已經為所有參戰的高麗士兵支付了足夠的薪水和撫卹金,高麗人還想怎麼樣!”
小尼古拉理直氣壯。
克里孟梭眉頭緊皺。
在很多人看來,幹活拿錢和當兵吃糧都是天經地義的。
實際上真不是。
《凡爾賽合約》在去年月號簽字,標誌著一戰徹底結束。
從去年月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足足八個月,所有參戰國,只有俄羅斯為參戰士兵支付了足額的退伍金和撫卹金。
國聯大會從巴黎搬到日內瓦,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巴黎街頭被罷工的工人和流浪的一戰老兵佔領,國聯繼續在巴黎,不利於法國形象。
小尼古拉如果在國聯會議上拿這一點說事,高麗人固然無話可說,也是在打法國人的臉。
“至於高麗工人在阿穆爾遭受所謂不公正待遇,這更是無稽之談,阿穆爾為高麗人支付的薪水,遠超高麗當地的平均工資水平,我倒是想看看,那些高麗工人在高麗國內,能不能拿到和阿穆爾同樣高的薪水。”
小尼古拉自己都覺得阿穆爾州政府給的太多了。
俄羅斯雖然廢棄了農奴制度,俄羅斯人的薪水並不高。
阿穆爾州政府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拉高了俄羅斯的整體工資水平,就連小尼古拉也深受其害。
內戰結束後,君堡政府將尼古拉耶維奇家族的財產返還給小尼古拉。
這本來是件好事,小尼古拉卻無奈的發現,僱人種地不僅不能獲利,而且入不敷出。
這還要感謝俄羅斯的最低工資制度。
小尼古拉不“感謝”喬治,因為到爺爺那一輩,罵喬治就是罵自己。
那就感謝維特八輩祖宗。
小尼古拉無奈,只能將尼古拉耶維奇家族的土地賣給政府,然後把錢投入到新興行業。
比如汽車工廠。
又比如天然氣管道。
克里孟梭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經濟危機爆發後,法國媒體再次接到警告,不允許刊登任何關於俄羅斯的訊息。
實現停火後,法國工人雖然失業,還可以幻想經濟一旦復甦,還可以復工。
經濟危機爆發後,情況愈發嚴峻,這時候報道俄羅斯的訊息,無疑是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