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之後,俄羅斯國內的重建受天氣影響逐漸停止,已經轉為工程兵的高日軍團大量返回高麗和日本,這本來是正常的休假,卻激發了高麗和日本的野心。
日本雖然還清了俄羅斯的欠款,可又添了一屁股債,還是得繼續還。
組團去海參崴集體賣那啥,肯定不如搶劫來得快。
恰逢數十萬日軍返回日本,日本政府驚訝發現,俄羅斯居然透過世界大戰,為日本培養了數十萬精銳士兵。
其實高麗和日本的隱患,在尼古拉退位後就逐漸浮現。
尼古拉退位給高麗和日本帶來的震撼,不亞於世界大戰。
如此龐大的帝國居然一朝坍塌,沙皇退位生死不明,俄羅斯陷入內戰,如果不是喬治實力強橫,高麗和日本在年就要造反了。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俄羅斯戰後推出的撫卹金和退伍金制度。
高日軍團是僱傭兵,撫卹金和退伍金相對於東亞來說雖然還算不錯,肯定不如俄羅斯人優厚。
退伍金制度出臺後,高麗和日本的一些媒體,就開始暗戳戳攻擊俄羅斯政府對待高日軍團的不公正。
這些媒體基本上都是英國控制的。
讓喬治想不通的是,日本就算了,高麗為什麼不滿?
沒有俄羅斯的幫助,高麗早已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世代為奴。
俄羅斯從高麗僱傭工人,從來沒有賴過一分錢,該多少是多少,從不拖欠。
雖然相對於俄羅斯工人來說,高麗工人的薪水和福利都差一截,但這明明是你情我願的事,為什麼又扯上不公平呢。
覺得不公平,可以不接受俄羅斯的僱傭,誰給你錢多你去跟誰混。
“高宗駕崩,閔妃久臥病床,李拓——呵呵。”
安妮比喬治更瞭解高麗。
李拓求婚不成,當著喬治的面雖然什麼都不敢說,內心肯定有怨恨,畢竟高麗人的心眼比針尖還小。
甲午清日戰爭那會兒李拓還小,不瞭解高麗的情況。
再加上這些年李拓一直在俄羅斯,很少回高麗,這就給李拓一個錯覺,高麗不說能和俄羅斯相比,至少比保加利亞這種強一些。
這不能說是錯覺,高麗的人口,確實是比保加利亞多。
這就跟有些眼高過頂的銀行職員一樣,錯把平臺實力,當成自己的實力。
“呵呵,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
喬治不生氣,他對高麗和日本,本來就只是利用。
阿穆爾當年一窮二白,人沒狼多,不得不利用高麗和日本的人力資源。
現在整個俄羅斯的人力資源都可以任喬治調動,喬治本來就要逐漸降低外籍工人的比例,走了正好。
君士坦丁堡的冬天,比聖彼得堡更溫暖,跨海大橋的橋樁建設已經完成,明年就開始安裝橋面,一切順利的話,後年年底即可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