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征服者不再背鍋
戰前被吹噓為戰略天才的康拉德,戰爭爆發後原形畢露,他不僅不是天才,甚至毫無戰略可言。
只看康拉德的計劃,就知道康拉德有多狂妄自大了。
德國人的“施裡芬計劃”,尚且只能兼顧一面,先法後俄;康拉德居然夢想同時擊敗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最強嘴炮非他莫屬。
喬治暫時顧不上奧匈帝國,先把奧斯曼帝國擊敗,解除後顧之憂才是王道。
奧斯曼帝國總司令是蘇丹穆罕穆德五世的弟弟小穆罕穆德,這又是一個志大才疏的典型,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左右搖擺。
世界大戰爆發前,小穆罕穆德的立場是比較親協約國的,他甚至願意加入協約國,以取得英國的庇護。
巴爾幹戰爭改變了小穆罕穆德的立場,英國並沒有及時為奧斯曼帝國提供幫助,導致奧斯曼帝國失去黑海出海口。
為奪回黑海出海口,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孤注一擲。
小穆罕穆德並沒有將全部兵力集中在君士坦丁堡方向,圍攻第集團軍的同時,分兵攻擊埃及無疑是重大失誤。
奧斯曼帝國的動員也並不充分,很多士兵甚至沒有棉衣,來自波斯半島的僕從軍,也不適應黑海的寒冷氣候,高日軍團在科加厄裡登陸的時候,在前線作戰的奧軍甚至已經因後勤不暢,不得不殺軍馬充飢。
面對德軍的突擊,魯茲斯基最起碼能組織部隊有序撤退。
小穆罕穆德面對俄軍的包抄進退失據,給前線指揮官的命令甚至前後矛盾,前一封電報要求前線部隊堅守陣地,後一封電報卻要求部隊立即撤退,這導致奧斯曼軍隊的指揮體系徹底陷入混亂。
楊科夫用兵果斷,在高日軍團遭遇奧軍狙擊時,楊科夫要求部隊繞過奧軍陣地,繼續向內陸地區推進。
為保證速度,第一批登陸的部隊都沒有攜帶重武器,火炮只有迫擊炮,而且炮彈的數量也不多,一旦孤軍深入,很容易陷入彈盡糧絕的地步。
楊科夫不管不顧,即便部隊有被反包圍的風險,也要將前線奧軍的退路堵死。
小穆罕穆德用於攻擊第集團軍的奧軍部隊,是奧之前的常備軍,相對於奧軍來說,全部都是精銳部隊。
奧軍佈置在第二線的部隊,是去年冬天匆忙組建的動員兵,不僅戰鬥力不佳,甚至連武器都無法保證,兩人共用一支步槍的情況比比皆是,歐洲病夫名不虛傳。
這種情況下奧斯曼帝國居然敢跟俄羅斯帝國開戰,喬治也實在是不理解奧斯曼蘇丹的腦回路。
康拉德雖然志大才疏,尚且還處於可理解的範疇。
奧斯曼蘇丹穆罕穆德五世荒唐到,連希臘和塞爾維亞在哪兒都不知道。
巴爾幹戰爭爆發前,希臘和塞爾維亞可都是奧斯曼帝國的鄰國。
楊科夫的策略是正確的,月號,從科加厄裡登陸的部隊,完成對奧軍前線部隊的包抄,被包圍的奧軍超過萬人。
雖然第一步計劃已經完成,喬治卻不敢大意。
楊科夫的部隊一共才萬人。
被包圍的奧軍卻足足有萬。
一旦奧軍突圍,缺少重武器的登陸部隊,很可能頂不住奧軍的衝擊,功虧一簣。
楊科夫不給小穆罕穆德調整的機會,包圍圈形成後,立即於號向包圍圈內部的奧軍發起總攻。
也就在這一天,喬治接到第0軍全軍覆沒的噩耗。
為掩護第0集團軍主力撤退,第0軍奉命狙擊追擊的德軍,被德軍包圍。
第0軍打的極為頑強,在補給完全斷絕的情況下,第0軍官兵餓著肚子,從戰死的兄弟們身上收集彈藥,和德軍展開慘烈的白刃戰,絕不投降。
第0軍連續粉碎了德軍的多次進攻,直到號,所有彈藥全部耗盡,軍長帕維爾·布林加科夫命令部隊分散突圍。
俄軍趁夜色行動,希望能衝出德軍包圍圈。
興登堡以逸待勞,知道第0軍已經陷入彈盡糧絕的地步,命令部隊將第0軍團團圍困,並派人勸說帕維爾·布林加科夫投降。
號,第0軍突圍失敗,.萬人大部戰死,布林加科夫中炮昏迷,被德軍俘虜。
至此,俄軍已損失.萬人,近0萬人被俘。
德軍的損失在.萬人左右。
兩週之內,德軍推進了00公里,戰線推進到俄羅斯境內。
俄第0集團軍徹底癱瘓,新組建的第集團軍也損失慘重,魯茲斯基光環不再,加利西亞戰役的輝煌恍若隔世。
北方面軍遭遇重挫的同時,阿列克謝耶夫指揮的西方面軍小有收穫。加利西亞戰役末期,俄軍將普熱梅希爾要塞團團圍困,至今已經超過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