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聯盟作為一個整體,如果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進入戰爭狀態,那麼所有巴爾幹國家都會向奧匈帝國宣戰。
雖然各國實力並不均衡,有強有弱,喬治要求各國都全力以赴,一旦戰爭爆發,必須服從聯盟的決定。
奧古斯特代表保加利亞王國第一個表態,支援喬治的要求。
國王王儲們看奧古斯特的眼神都不善。
你保加利亞王國的軍隊全部都是喬治派來的,那肯定不會反對喬治的決定啊。
服從聯盟決定,意味著將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雖然喬治是軍神,這個要求還是會讓人心裡不太舒服。
國王們在喬治這裡固然弱勢,在自己的國家那都是不折不扣的神,說一不二,總是決定他人命運,從未把命根子交到別人手上。
巴爾幹戰爭中,瓦爾德瑪把保加利亞王國的軍隊指揮權交給布魯西諾夫,然後瓦爾德瑪就被罷黜了。
如果把軍隊指揮權全部交給喬治,那喬治要是看誰不順眼,就是一句話的事。
喬治不說話,等待國王們作出決定。
“喬治,黑山王國的軍隊由你指揮!”
尼古拉沒有選擇的餘地,喬治如果不為黑山提供保護,黑山肯定扛不住奧匈帝國的攻擊。
喬治微笑點頭,決定等會議結束後,就邀請尼古拉來君士坦丁堡住一段時間。
黑山王國太小了,除非喬治把阿穆爾軍團派到黑山和奧匈帝國打消耗,否則肯定守不住。
阿穆爾的三個師,是喬治的底牌,只有在最關鍵的決定性時刻,喬治才會把這三個師投入作戰。
重金打造的王牌部隊,肯定不能和奧匈帝國的炮灰拼消耗。
所以黑山王國肯定是要放棄的,喬治唯一能做的,是保證戰爭結束後,尼古拉還能回黑山當他的國王。
另一個時空一戰結束後,由於俄羅斯帝國滅亡,黑山被塞爾維亞王國吞併,尼古拉流亡法國。
“喬治,希臘永遠是你的忠實盟友——”
格奧爾基很聰明,他沒有忘記他的王位是怎麼來的。
如果不是俄羅斯帝國的支援,格奧爾基根本沒機會成為希臘國王。
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對於格奧爾基來說簡直求之不得。
希臘王國的軍隊指揮權本來就沒在格奧爾基這裡,而是控制在軍事聯盟手中。
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喬治,可以趁機削弱軍事聯盟對希臘軍隊的控制力。
到時候格奧爾基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希臘王國的國王。
斐迪南雖然沒說話,但誰都知道羅馬尼亞王國的立場。
喬治終於看向還未表態的彼得。
如果塞爾維亞王國不執著於“大塞爾維亞”,局勢也不會迅速惡化到今天這個地步。
從這個角度上說,塞爾維亞王國雖然不應對世界大戰負主要責任,但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彼得本人就是靠政變上位。
如果把塞爾維亞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喬治,那麼彼得就等於是把自己的命根子遞到喬治手裡。
可不交的話——
喬治都無需針對,只需在奧匈帝國進攻塞爾維亞的時候坐視不理,塞爾維亞死定了。
“現在我們還沒有進入戰爭狀態,奧匈帝國還沒有向我們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