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米勒蘭在斐迪南遇刺後,第一時間返回法國。
喬治給米勒蘭發電報,提醒米勒蘭要提前做好應對戰爭的準備。
米勒蘭在給喬治的回電中,感謝喬治的提醒。
然後就沒了。
法國人的理由很充分。
既然德國沒動員,那麼法國也無須動員。
喬治再給霞飛發電報,提醒霞飛注意德軍動向。
霞飛同樣感謝喬治的提醒。
感謝完了也是什麼都沒做。
喬治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作為盟友的責任。
彼得來找喬治,抱怨小尼古拉手伸太長。
喬治管理波羅的海艦隊的時候,基里爾被限制,只拿工資,不擔任任何具體職務。
將波羅的海艦隊劃歸歐洲戰區之後,小尼古拉命令基里爾負責波羅的海艦隊的後勤物資供應。
這是個絕對的肥差,之前是由來自阿穆爾軍區的軍官阿列克謝上校負責。
阿列克謝是葉羅欣當初收養的那批孩子中的一個,娶了葉羅欣的長女尼娜。
喬治只能慶幸,小尼古拉沒辦法把手伸到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
喀琅施塔得海軍基地是聖彼得堡的門戶要塞,現在依然是喬治直轄。
阿列克謝的能力還不錯,工作認真,負責波羅的海艦隊後勤期間,賬目一清二楚,沒有出現問題。
喬治乾脆把阿列克謝調到君士坦丁堡,讓阿列克謝參與君士坦丁堡的管理工作。
喬治的司令部就在君士坦丁堡。
安德烈已經隨尤師抵達君士坦丁堡,喬治再將哈師也調過來,加強君士坦丁堡的軍事實力。
清帝國滅亡後,國內軍閥割據,征戰不休,阿穆爾軍區沒有防禦壓力,在將哈師也調過來之後,阿穆爾軍區常備軍只剩尼師。
喬治將尼師大部調往赤塔,只留一個步兵團在海參崴。
和哈師同時調過來的,還有三個僕從師。
這樣一來,遠東僕從軍只剩四個師,喬治再想徵兵就需要動員。
安排好這一切,喬治才注意到,維也納還是沒動靜。
這就奇怪了。
皇儲遇刺,威廉二世義憤填膺,要求奧匈帝國老皇帝為皇儲復仇。
老皇帝卻一點為皇儲復仇的意思都沒有。
這是要幹啥?
喬治不知道的是,老皇帝不僅沒生氣,反而有一絲釋然。
在大公夫婦遇刺後,約瑟夫一世對自己的私人秘書說:“一種更高層的力量,已經重新恢復了秩序,這是我難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