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帝國——
或者說全世界,只有喬治知道接下來的世界大戰有多殘酷。
“帝國正在努力避免戰爭,戰爭並不一定會爆發。”
維特驚訝,偉大的尤里耶夫大公是這麼武斷的麼。
這也不能怪喬治。
軍中等級分明,喬治身為海軍大臣,尤里耶夫大公,處於食物鏈最頂端,根本沒有人敢違背喬治的命令,這樣的情況久了,就算再穩重的人也會迷失自己。
“無論如何,帝國都必須做好面對戰爭的準備。”
喬治也不想打仗,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
喬治這一次是帶著一支船隊前往君士坦丁堡,船隊裡一共有船物資,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武器彈藥。
這些武器彈藥並不是援助給保加利亞王國的,而是為世界大戰囤積的物資。
另一個時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打到,俄羅斯帝國是在退出戰爭。
那時的俄羅斯帝國已經不叫這個名字了。
即便俄羅斯帝國滅亡,喬治也絕不會放棄黑海出海口,所以君士坦丁堡就成為俄羅斯帝國在黑海和地中海的物資集散地。
“看上去戰爭似乎已經無可避免。”
威特苦笑,他這一次復出,依然不順利。
尼古拉更不順利。
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之後,提出了一個天才般的建議,為拉攏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斯拉夫人,奧匈帝國考慮將兩元變三元,給與斯拉夫人一定的政治地位,滿足斯拉夫人的訴求。
奧匈帝國本來就是立憲兩元君主國。
現在兩元變三元,接下來就可以開始嘗試聯邦制度了。
這個決定遭到塞爾維亞王國的強烈反對。
需要說明的是,生活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地的塞爾維亞人,只佔當地總人口的0%,並不佔絕對優勢。
所以塞爾維亞王國打著拯救塞爾維亞人的旗號,要求奧匈帝國允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獨立,這個理由其實並不太充分。
為調解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的矛盾,尼古拉派出特使,努力消弭戰爭風險。
讓尼古拉沒想到的是,特使抵達巴爾幹之後,居然在奧匈帝國的使館內突發疾病身亡。
訊息傳回聖彼得堡,尼古拉第一反應是,他派出的特使是被奧匈帝國暗殺。
但仔細想想,似乎也不是這麼回事兒,奧匈帝國就算要動手,也不至於蠢到,要在奧匈帝國的使館內動手。
所以,塞爾維亞人也有嫌疑。
“兇手不可能是塞爾維亞人,一定是奧地利人,我們應該立即動員,給奧地利人一點顏色看看。”
小尼古拉瘋狂叫囂,喬治現在人不在聖彼得堡,小尼古拉就是聖彼得堡軍方第一人。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