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不怕希臘跳反,相反還頗為期待。
希臘王國的總人口只有00萬人,雖然希臘軍隊在巴爾幹戰爭中表現出色,但那是因為奧斯曼帝國的主力被保加利亞王國和塞爾維亞王國死死拖住,這才給了康斯坦丁表現的機會。
否則就以希臘軍隊的訓練水平和裝備水平,根本無法對抗奧斯曼軍隊。
希臘境內多山,農業水平和工業水平都比較落後,每年需要從俄羅斯帝國進口大量糧食才能滿足本國消耗。
喬治沒什麼好說的,希臘如果敢跳反,喬治只需斷絕對希臘的出口,就能把希臘人活活餓死。
“我們和柏林之間,一定會爆發戰爭嗎?”
安妮不願看到俄羅斯帝國和德國兵戎相見。
喬治沉默良久,他也不想,可他別無選擇。
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的主要矛盾在巴爾幹,奧匈帝國從未掩飾對巴爾幹的野心,康斯坦丁之所以和德國關係親密,和奧匈帝國對希臘王國的援助有很大關係。
希臘國內不能生產武器彈藥,主要依賴對外採購。
康斯坦丁和索菲公主婚後,奧匈帝國加大了對希臘王國的援助力度,希臘軍隊內部有相當一部分武器裝備都來自奧匈帝國。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期間,奧匈帝國為表示對希臘王國的支援,派出剛剛建成服役的“聯合力量”號戰列艦訪問雅典,慘遭俄羅斯和英國的軍艦圍觀。
為維護英國在地中海的利益,英國也組建了地中海艦隊,母港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
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實力僅次於英國本土艦隊。
俄羅斯地中海艦隊的實力則是僅次於俄羅斯黑海艦隊。
奧斯曼帝國的“聯合力量”級全重型火炮戰列艦一共要建造四艘,現在只建成了一艘,尚未形成戰鬥力,根本無法和兩支地中海艦隊相抗衡。
“聯合力量”根本沒有抵達雅典,就被迫返回位於亞得里亞海的母港,奧匈帝國因此喜提綽號“歐洲病夫”。
此前這一稱號屬於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由於在巴爾幹戰爭中丟失了所有歐洲領土,所以被歐洲國家集體開除洲籍,成為亞洲國家。
喬治沒能按照計劃前往愛琴海度假,月號,曾擔任德國總參謀長的天才戰略家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去世,尼古拉急召喬治返回聖彼得堡。
施利芬作為“施利芬計劃”的制定者,對於德軍的作戰思維有著重要影響。
尼古拉希望喬治制定一個針對德奧聯盟的進攻計劃。
怎麼說呢。
喬治感覺拿下黑海出海口之後的尼古拉是有點飄。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