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提前站隊
為了儘早前往羅夫諾,布魯西諾夫要儘快完成他的工作。
所謂“廟小妖風大”,說的就是保加利亞王國這樣的國家,區區0萬人口,國會議員居然有人,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池淺王八多。
奧古斯特回到索菲亞之後,立即著手對國家議會進行改革。
保加利亞議會成立的時間,比保加利亞王國更早,其他國家都是先有國家後有議會,保加利亞王國是先有議會,然後才有國家,所以保加利亞王國議會的權力,比國王大很多。
大主教並不太擅長政治,不可能為保加利亞王國定製一套選舉方案,於是從俄羅斯帝國全盤照抄,按照俄羅斯國家杜馬的選舉方式,組建新議會。
之所以要改選,是因為保加利亞王國失去了南多布羅加,吞併了西色雷斯,人口從0萬增長到0萬,改選是必須的。
參考俄羅斯選舉法,保加利亞王國只有成年男性才有選舉權,而且對財產有要求,僱工、短工、女性、士兵、學生、以及歲以下的人都沒有選舉權。
所有選民被分為四個選民團,即:地主,市民,農民,以及工人。
議員產生的標準是:每兩千名地主、四千名市民、三萬農民,或者是九萬工人。
透過這個標準產生的議員是省議員,各省議會產生之後,在此基礎上再次進行選舉,才會產生國家議員。
奧古斯特的想法是好的。
但是俄羅斯帝國的情況,並不適用於保加利亞王國。
如果嚴格按照這個標準執行,那麼保加利亞王國最多隻能產生位國家議員。
這是正常的。
今年新鮮出爐的俄羅斯第四屆國家杜馬,一共也才人。
這是建立在斯托雷平的農業改革卓有成效,俄羅斯富農數量大幅增長的前提下。
保加利亞王國的土地兼併情況很嚴重,全國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集中在最有權勢的個家族手中,擁有土地數量最多的是前任國王瓦爾德瑪。
讓奧古斯特憤怒的是,瓦爾德瑪雖然被罷黜,他卻沒有放棄在保加利亞王國的財產,依然堅持對這些土地的所有權。
奧古斯特在波利斯的支援下,以一俄畝土地0列弗的價格,強行收購瓦爾德瑪手中的土地,然後再將這些土地平均分配給那些沒有土地的平民。
這個分配並不是無償的,需要平民以同樣的價格購買。
即便如此,訊息傳出後,保加利亞人對波利斯這位新國王的感激,瞬間達到萬家生佛的程度。
奧古斯特不僅對前國王下手,還對土地徵稅實行分級制度,擁有土地在俄畝以下的家庭,按照最低標準徵稅,在這個基礎上實行累進位制度。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嚴格執行,保加利亞王國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家族,每年的稅收將達到難以承受的程度。
這個決定招致所有大家族的集體反對,在布林加斯,擁有大量土地的三個家族聯合起來抗稅,不僅拒絕繳稅,而且還打死了稅務官。
喬治對這個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每一次的權力更迭,總是伴隨著新一輪的財富分配。
保加利亞王國年立國,當時還不是一個獨立國家,由俄羅斯帝國進行管理,可以說保加利亞王國目前這些所謂家族,他們擁有的財富,基本上都是從奧斯曼帝國繼承的。
如果這些家族能認清形勢,順應奧古斯特進行改革,喬治也不介意和他們分享權力。
如果敢反抗那就太好了,保加利亞王國現在需要花錢的地方多的很,急需進補。
喬治給布魯西諾夫發電報,讓布魯西諾夫調兵,對布林加斯實行軍管,該抓的抓,該抄家的抄家,罪名都是現成的,保加利亞議會那些議員們,挨個抄家可能有冤枉的,隔一個抄一個,絕對有漏網的。
喬治這會兒人在羅夫諾。
進入八月份,每年例行的羅夫諾演習繼續進行,喬治缺席羅夫諾演習已經很多年,這一次不僅帶來了海軍陸戰隊,而且還帶來了巴爾幹聯軍。
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巴爾幹國家陸續裁軍,保留兵力最多的羅馬尼亞王國,總兵力也只剩萬人。
羅馬尼亞王國有超過0萬人口,這個軍隊比例就很合理。
率領羅馬尼亞軍隊參加羅夫諾演習的,是喬治的老朋友王儲斐迪南。
透過《聖彼得堡條約》,羅馬尼亞王國終於得到了心心念唸的南多布羅加,斐迪南因此對喬治心存感激,所以在喬治向羅馬尼亞王國發出邀請後,斐迪南親自率領部隊來到羅夫諾。
斐迪南帶來的部隊並不多,只有一個步兵團。
這也沒關係,兵多兵少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態度。
羅馬尼亞王國也是農業國,軍隊素質還是不錯的,在第九次和第十次俄土戰爭中,羅馬尼亞王國都曾和俄羅斯帝國並肩作戰,是俄羅斯帝國在巴爾幹最忠實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