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穆罕穆德五世是一個糟糕的君主。
但是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穆罕穆德五世就是最好的朋友。
所以喬治怎麼忍心看到穆罕穆德五世的統治被推翻呢,於情於理,喬治都願意為穆罕穆德五世提供幫助。
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打了二百多年,哥薩克有多能打,奧斯曼人最清楚,如果沒有英法的干涉,俄土戰爭打到第八次就大結局了。
現在俄羅斯帝國已經拿到黑海出海口,對奧斯曼帝國的仇恨也告一段落,喬治給了穆罕穆德五世狠狠一棒子,總要再給顆甜棗才行。
穆罕穆德五世猶豫不決,如果他接受俄羅斯帝國的幫助,那麼他將徹底失去奧斯曼人的支援。
可如果不接受,他的統治將被青年黨領導的叛軍推翻。
青年黨的叛亂,是德國在幕後支援的。
自巴爾幹戰爭爆發後,英國一直在斡旋,德國表面上支援俄羅斯帝國,背地裡為奧斯曼帝國提供援助,同樣希望利用巴爾幹戰爭,消耗俄羅斯帝國的國力。
估計威廉二世也沒想到,奧斯曼帝國居然敗的這麼快。
歐洲另一個主角奧匈帝國,則是在俄羅斯帝國參戰後,將其大部分軍隊調往俄奧邊境,並且進行了部分動員。
俄羅斯帝國針鋒相對,小尼古拉率領精銳近衛軍在俄奧邊境和奧匈帝國的軍隊對峙,這就是近衛軍在這場戰爭中沒有機會表現的原因。
德國眼看奧斯曼帝國頂不住巴爾幹聯盟的瘋狂進攻,這才轉為支援青年黨發動政變,沒想到這不僅沒有推翻穆罕穆德五世的統治,反而促使穆罕穆德五世以最快速度投降。
喬治的幫助也是有代價的,如果要僱傭哥薩克平叛,穆罕穆德五世需要向喬治支付億盧布。
悲哀的是,巴爾幹戰爭已經將奧斯曼帝國的國庫徹底耗幹,穆罕穆德五世根本沒錢僱傭哥薩克。
喬治提供一攬子服務,沒錢不要緊,以海關收入為抵押,西伯利亞銀行可以向奧斯曼帝國提供貸款。
不僅是平叛所需要的貸款,戰後奧斯曼帝國的重建,西伯利亞銀行同樣可以提供貸款。
再三衡量之後,穆罕穆德五世咬牙接受了喬治的建議。
這下就更好了,哥薩克在戰場上的繳獲可以慢慢運回俄羅斯帝國,撤軍的時間表肯定是要推遲的。
喬治幫穆罕穆德五世平叛的同時,分批將生活在愛琴海諸島的奧斯曼人,遷回奧斯曼帝國。
俄羅斯帝國不像英國,自己沒有幾個人,還拼命在全世界擴張殖民地,不得不利用當地人建立傀儡政府。
俄羅斯帝國不缺人,愛琴海內的島嶼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是無與倫比的度假勝地,生活在這裡簡直就是天堂。
喬治手下那麼多忠心耿耿的哥薩克,拖家帶口分散安置到這些島嶼上,用不了多久,這些島嶼就會徹底變成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
等做完這一切,已經是年月份。
月《聖彼得堡條約》簽字,到月已經過去了小半年,巴爾幹聯盟的架還沒吵完呢。
整整一個冬天,就為了分贓這點事,巴爾幹聯盟各國代表將聖彼得堡變成菜市場爭吵不休,期間格雷和薩佐諾夫分別提出了一個方案,都沒能獲得所有人的同意。
喬治覺得吧,這麼吵下去也不是辦法。
乾脆打一架,誰贏誰說了算。
這只是說說而已,真要打起來,巴爾幹聯盟就要解散了。
月號,就在喬治決定返回聖彼得堡,親自主持利益分配的時候,希臘王國國王喬治一世在塞薩洛尼基遇刺身亡。
由於聖彼得堡的談判還沒有結束,所以塞薩洛尼基還處於希臘王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共同管理下。
喬治也不知道喬治一世為什麼在這個敏感的時候前往塞薩洛尼基,可能只是一時興起,也可能是想宣誓主權。
去就去吧,安保工作還沒做好,人直接死在塞薩洛尼基,這下怎麼辦?
這其實也不能怪喬治一世,畢竟喬治一世沒有俄羅斯王室這麼豐富的遇刺經驗。
喬治一世遇刺的後果很嚴重,雖然連兇手還沒有抓到,希臘王國立即將喬治一世遇刺的責任,歸咎於保加利亞王國。
月號,希臘王國向保加利亞王國宣戰。
喬治最不願意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