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後奧斯曼時代巴爾幹的和平,布魯西諾夫向喬治建議,罷黜瓦爾德瑪,另立新皇。
罷黜——
喬治也想罷黜瓦爾德瑪來著,可同樣不現實,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要罷黜瓦爾德瑪的話,尼古拉和威廉二世都不會同意。
由於阿列克謝的病情得到好轉,阿列克絲和安妮已經回到聖彼得堡,這兩天估計是阿列克絲給尼古拉吹了枕邊風,在塞薩洛尼基的問題上,尼古拉更傾向於保加利亞王國。
這對於希臘王國來說絕不是個好訊息,就在昨天晚上,希臘王子喬治拜訪喬治,希望喬治能在塞薩洛尼基的問題上,給與希臘王國更多支援。
羅馬尼亞王儲費迪南也和喬治見了面,希望喬治能在多布羅加問題上,給與羅馬尼亞王國合理的支援。
這個“合理”,也讓喬治很頭疼。
多布羅加是保加利亞王國領土。
生活在多布羅加的羅馬尼亞人,確實是遭到了保加利亞王國的不公正對待。
保加利亞王國和羅馬尼亞王國都是俄羅斯帝國的盟友,不好厚此薄彼,怎麼做才算合理?
從感情上,喬治肯定傾向於費迪南。
但是國家利益面前無感情。
“我們要儘可能維護巴爾幹半島的和平,無論如何,巴爾幹半島不能成為歐洲的火藥桶。”
尼古拉也已經意識到巴爾幹半島的危險性。
巴爾幹聯盟成立後,整個歐洲都認為巴爾幹半島將成為歐洲的火藥桶。
巴爾幹聯盟內部確實有矛盾。
但還沒到火藥桶這種程度。
如果只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這樣炒作也就算了。
連英國和法國也在拱火,巴爾幹各國的心氣兒,確實是越來越足。
在御前會議上,喬治並沒有公開提及布魯西諾夫的建議。
御前會議結束後,喬治才和尼古拉談及瓦爾德瑪。
“我上個星期連續給瓦爾德瑪寫了三封信,希望他能接受現在的局面,和希臘王國和平共處。”
尼古拉並不打算改變塞薩洛尼基的現狀,這也合情合理。
塞薩洛尼基是愛琴海北部最大的港口,不管是保加利亞王國單獨控制塞薩洛尼基,還是希臘王國控制塞薩洛尼基,都會影響到俄羅斯帝國的利益。
“得到塞薩洛尼基,是所有保加利亞軍人的願望。”
喬治不看好和平共處,他更傾向於將塞薩洛尼基和克里特島一樣,置於多國共管之下。
畢竟三角結構最穩定。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