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這邊的準備已經基本完成,巴爾幹聯盟國家的部隊已經完成集結,隨時可以向奧軍發動進攻。
只要巴爾幹打起來,喬治就會出兵博斯普魯斯海峽,一戰定乾坤。
“我們可以投送的部隊已經增加到萬人,不過奧軍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重兵佈防,只有萬人的話,恐怕很難在其他國家干涉之前得手。”
奧茲多耶夫擔心兵力不足,登陸作戰對於俄軍來說是一個全新科目。
由於增援艦隊被堵在達達尼爾海峽之外,能為登陸作戰提供掩護的,只有黑海艦隊。
如果在開戰後,魚雷機和潛艇不能第一時間幹掉奧斯曼人的戰列艦,那麼登陸部隊就將面對奧斯曼海軍的巨大威脅。
“近衛軍的個師已經在聖彼得堡整裝待發,我們的兵力足夠。”
喬治辛辛苦苦折騰了兩年多,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
喬治在賽瓦斯托波爾視察工作的時候,尼古拉在聖彼得堡釋放煙霧彈。
巴爾幹聯盟的成立,使巴爾幹半島的形勢更加緊張,現在不僅是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也感受到了巨大威脅。
月號,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再臨聖彼得堡,希望俄羅斯帝國能對巴爾幹聯盟進行有效約束,不要輕易挑起戰爭。
“帝國這兩年一直都在裁軍,怎麼可能主動在巴爾幹挑起戰爭呢。”
尼古拉堅決否認,斯托雷平和喬治的改革尚未完成,俄羅斯帝國沒有發動戰爭的能力。
“我相信陛下您是愛好和平的,地中海的形勢已經很糟糕了,矛盾如果持續激化,有升級為世界大戰的可能。”
格雷憂心忡忡,他這一次來聖彼得堡,除了希望俄羅斯帝國保持克制之外,還希望將俄羅斯帝國和英國的關係,提升為盟友。
軍備競賽不僅讓德國焦頭爛額,英國也吃不消。
英國竭盡全力,也只能在海軍上保持對德國的優勢,陸軍則毫無優勢。
第二次布林戰爭暴露了英國陸軍的虛弱。
日俄戰爭的結果則證明,俄羅斯帝國作為傳統陸權國家,可以在陸地上,給德國帶來足夠的威脅。
所以這時候俄羅斯帝國怎麼能裁軍呢,應該繼續強化陸軍的優勢才對。
“地中海形勢的惡化,和俄羅斯帝國有什麼關係呢?”
尼古拉話裡帶著氣,英國對俄羅斯和義大利的態度完全不同。
英國在意土戰爭中偏向義大利,是因為英國希望拉攏義大利王國。
那麼接下來,就看義大利王國是否值得英國拉攏了。
:.vv.cc0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