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積極和希臘王國協調,希望增援艦隊能透過希臘王國的港口進行補給。
希臘國王喬治一世是尼古拉的親舅舅,王后是俄羅斯帝國的奧爾加·康斯坦丁諾芙娜女大公,兩層關係疊加到一起,喬治一世自然不忍心看到萬多名俄羅斯海軍官兵在愛琴海忍飢挨餓,於是喬治一世同意增援艦隊透過希臘港口進行補給。
這個決定引發英法意的強烈反對。
英國和法國雖然已經和俄羅斯帝國結盟,但是對於俄羅斯帝國,英法依然嚴防死守,絕對不允許俄羅斯帝國的勢力延伸到地中海。
增援艦隊如果只是暫時補給還好說。
可萬一喬治賴著不走呢?
如果讓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獲得據點,那麼黑海的封鎖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將形同虛設。
對於盟友的意見,喬治還是很重視的。
所以增援艦隊在達達尼爾海峽停了兩天後,掉頭回克里特島,進入伊拉克利翁進行補給。
這又再次出乎英法的意料之外。
第一次希土戰爭後,為防止希臘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爆發更大規模的衝突,英、法、俄、意四國聯手接管克里特島。
所以克里特島雖然不是俄羅斯帝國的領土,但是俄羅斯帝國對克里特島有管轄權。
增援艦隊在伊拉克利翁進行補給,英、法、意同樣堅決反對。
但是萬多俄軍的吃喝拉撒睡總得解決,真把喬治逼急了,除非英國從本土調來主力艦隊,否則還真不好解決增援艦隊。
就在相關國家都因為增援艦隊瘋狂打嘴炮的時候,義大利人終於行動了。
月號,義大利王國向奧斯曼帝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奧斯曼帝國切實保護在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的義大利人的利益。
奧斯曼帝國第一時間向英法俄德求助,希望英法俄德制止義大利的入侵企圖。
英法德先不說,俄羅斯帝國在義大利王國向奧斯曼帝國發出最後通牒後,第一時間建議奧斯曼帝國滿足義大利王國的要求。
這個回應就有點模糊。
表面上義大利王國是要求奧斯曼帝國保護義大利人的利益。
實際上的意思是:你們奧斯曼帝國要是做不到,那我就出兵了。
德國和奧匈帝國不用說,在北非問題上,他們肯定支援盟友的訴求。
英國和法國則是因為奧斯曼帝國拒絕增援艦隊進入黑海,沒有第一時間回應奧斯曼帝國的求救。
義大利王國也根本沒有等奧斯曼帝國出臺相關政策,月號發出的最後通牒,號晚上,義大利軍隊就已經出現在的黎波里。
真是兵貴神速。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