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頓好了嗎?”
哈馬爾達班站的工作人員,包括安保人員在內,之前只有0餘人。
哈馬爾達班副站長拉科維奇是退伍軍人,上尉軍銜,日俄戰爭爆發後,拉科維奇強烈要求回到部隊,因為年齡太大被拒絕,這讓拉科維奇很不滿。
雪橇會將身體虛弱的新移民,提前接到哈馬爾達班。
拉科維奇擔心哈馬爾達班儲存的物資,不足以應付越來越多的新移民。
拉科維奇很難過,這些事本不應該發生。
同樣是捕魚,在日本無比艱難。
現在除了哥薩克,還有農民、商人、退伍士兵、學生,甚至沒落貴族。
“不要什麼事都依賴赤塔,我們旁邊就是貝加爾湖,怎麼可能沒有糧食呢。”
尼古拉自力更生,這裡可是號稱“撈不完的魚”的西伯利亞。
日俄戰爭爆發的時候,拉科維奇只有歲。
今年夏天,清帝國直隸地區洪水氾濫,死亡數以萬計,這促使大量北方人紛紛前往關東地區求生,他們這個冬天更慘。
拉科維奇領著幾十個小夥子,在冰面上鑿出洞,都不用下網,渴望新鮮空氣的魚就開始自己往上跳。
死了的人確實顧不上。
北海道漁場被阿穆爾霸佔後,日本漁民無法進入北海道漁場作業,很多漁民破產,這個冬天格外難熬。
家住北海道的大山建憑藉捕魚為生,生活談不上富足,也還能過得去。
今年夏天,大山建雖然加倍努力工作,收入和往年相比還是少了很多。
入冬之後,日本糧價飆升,大山建不得不把自己的漁船賣掉,換取越冬所需的糧食。
更殘酷的是,賣掉漁船買的米,還沒有回到家就被人搶走,大山建還被打個半死,幸好同村路過,大山建才撿回一條命。
“賣了船,明年怎麼辦?”
大山建的哥哥大山章滿臉愁苦,他家裡也沒有餘糧,沒能力接濟大山建。
大山建心喪若死,涕淚橫流。
大山建家裡還有個孩子。
不賣船,就只能吃孩子了。
“聽說沙巴人正在招工,我想去碰碰運氣。”
大山章現在已經顧不上國仇家恨,誰能給他一口飯吃,他就把命賣給誰。
大山章家裡有四個孩子,都還沒有成年。
轉天,大山建和大山章一起來到當地政府開設的勞工局。
勞工局確實在招人,但是不招漁民,只招力工和女工。
而且工作的地點不侷限於沙巴,還可以前往高麗,或者關東。
也可以前往獅城。
不過獅城只要女孩,而且是年輕漂亮的女孩。
“這些混蛋!他們都是鬼畜的幫兇!”
大山建咬牙切齒。
神奇的是,大山建對俄羅斯人並沒有多大恨意,更痛恨這些勞工局的工作人員。
日本挑戰俄羅斯帝國本來就是不自量力,雙方實力差距太大,輸掉戰爭是正常的,這個結果並不是不能接受。
勞工局的工作人員都是北海道本地人,他們不僅不努力為北海道人爭取利益,反而幫助俄羅斯人壓榨北海道人。
勞工局招募北海道人的條件是,除了包食宿之外,每人每天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