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掉電話,德米特里叫來使館武官米哈克。
“先生,不用擔心,日本人絕對無法攻破我們的防線。”
米哈克信心十足,俄羅斯駐日使館裝備了挺重機槍,子彈超過00萬發。
負責守衛使館的,是一支來自阿穆爾軍區的功勳部隊,在日俄戰爭中屢立戰功,總人數雖然只有0人,超過一半士兵是勳章獲得者。
“上帝保佑,希望援軍儘早抵達。”
德米特里憂心忡忡,沒有絲毫安全感。
俄羅斯駐日使館除了門前的大街之外,其他三面都是居民區,日本人如果想進攻,肯定會繞過正面的重機槍,從側面或者後面進攻。
到那時別說米哈克,恐怕德米特里這個駐日公使也要拿起武器。
就在德米特里忐忑不安時,使館樓頂的塔樓內,尤里和希巴耶夫正在觀看英使館的激戰。
尤里和希巴耶夫都參加過日俄戰爭,對日軍在日俄戰爭中的表現印象深刻。
日俄戰爭中,俄軍佔據絕對火力優勢,尤其是在第二階段,日軍經常頂著俄軍重機槍的瘋狂掃射,向俄軍陣地發起瘋狂進攻,即便傷亡慘重也寸步不退。
參加日俄戰爭的日軍,要麼死在關東,要麼正在關東干活。
這裡的日本人,絕大部分都是日本平民。
英國使館的守備部隊也是正規軍。
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的平民,根本無法和正規軍抗衡。
英使館裝備的也有重機槍。
此時雪仍在下,視線雖然稍有阻礙,重機槍的火舌,在黑夜中清晰無比。
能看得出,圍攻英使館的日本人,確實是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他們的武器也不充分,很多人手裡拿的是菜刀、鐵鍬、甚至木棍。
英使館面向俄使館這一側,地面上已經密密麻麻鋪滿一層日本人的屍體。
日本人悍不畏死,踩著地上的屍體向使館發起衝鋒,有人藉助周邊地形掩護,爬到旁邊的房子上,跳入英軍陣地,和英軍撕咬在一起。
重機槍經過長時間的射擊,槍管就像開了鍋一樣冒出濃重的白煙,機槍射手的視線受到嚴重阻礙。
嗖嗖嗖——
幾發子彈從尤里頭上飛過。
“蘇卡不列——你們特麼的眼睛瞎了嗎?”
尤里縮在女牆後破口大罵。
英軍機槍手的眼睛沒瞎,可也差不多了。
希巴耶夫膽子大,一手按著頭盔,一手拿著望遠鏡直播。
“蘇卡不列,日本人好勇啊——居然還有女人——這人死的老慘了,胳膊都被打飛了——臥槽,日本人居然還有炸彈!”
希巴耶夫的話音沒落,巨大的爆炸聲突然傳來。
炸彈這東西,威力大不大,完全取決於炸藥裝多少。
民用簡易版炸彈結構不行,無法依靠碎片製造殺傷,只能依靠炸藥造成的衝擊波,哪怕是讓人一瞬間暈頭轉向精神恍惚,也可以為進攻的日本人創造機會。
在開啟彈藥庫之後,日本人制造的炸彈,威力明顯大了很多。
雖然進攻的日本人已經和防守的英軍糾纏在一起,日本人還是將炸彈扔進人堆。
於是一瞬間,暈頭轉向的英軍就被蜂擁而至的日本人淹沒。
“臥槽,完了完了,英國人完了,下一個就輪到我們了!”
希巴耶夫哀嚎,用幾乎凍僵的手指推彈上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