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積累的兵種。
喬治卻對白勞易的升級版本不滿意。
所以喬治的要求就變成三聯裝倍徑。
而是為了保護英國的投資不受損失。
美國遠在大洋彼岸,海軍方興未艾。
喬治要求也不高。
日本從英國訂購的“香取”和“鹿島”,主炮口徑雖然還是0,但已經是倍徑,效能更強。
“尤里耶夫”的0是0倍徑。
英國人本來的如意算盤是透過俄羅斯賠款收回投資,大賺一筆的同時,遏制俄羅斯帝國在遠東的擴張,順便又在東亞培養了一個忠誠的狗腿子,一舉數得。
美國海軍從海參崴造船廠訂購的全重型火炮戰列艦,正在緊鑼密鼓的建造中。
看清楚,英國之所以下場,不是為了幫助盟友日本,也不是為了維護東亞和平。
殲滅聯合艦隊只是開胃菜,關東日軍才是正餐。
關東日軍的瘋狂進攻,只持續了三天,聯合艦隊被全殲的訊息傳到奉天,奉天日軍頓時偃旗息鼓。
聯合艦隊被殲滅,意味著關東日軍失去來自日本本土的後勤補給。
所以現在的炮彈是打一發少一發,士兵是死一個就少一個,得省著用。
勤儉節約果然是傳家寶!
日軍既然不再進攻。
那就輪到關東俄軍開始反攻了。
喬治不學大山岩玩迂迴。
大山岩玩迂迴是因為日軍缺乏正面攻堅能力,為減少傷亡只能迂迴作戰。
關東俄軍有裝甲戰車,有火箭炮,天上還有飛艇助戰,不缺正面攻堅能力。
那就堂堂正正將大山岩這顆核桃徹底砸碎,徹底埋葬日本的帝國夢。
安德烈終於接到夢寐以求的作戰命令。
月號,關東俄軍的裝甲戰車越過清河,向奉天推進。
感謝南滿鐵路,裝甲戰車可以乘坐拖車透過鐵路運輸,不需要在雪地上長途跋涉。
布魯西諾夫看到裝甲戰車就再也挪不開眼睛,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將,他太理解裝甲戰車的價值了。
布魯西諾夫年生人,今年歲,其實也不算老。
可是跟喬治和瓦西里、安德烈、彼得這幾位相比,布魯西諾夫是不折不扣的老將。
“裝甲有多厚,能扛得住重機槍的掃射嗎?”
布魯西諾夫勤學好問。
“正面和側面可以,後面不太行——”
安德烈清楚裝甲戰車的弱點。
不過這也不算什麼弱點。
真正的哥薩克,從不把後背亮給敵人,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對於布魯西諾夫來說,裝甲戰車就應該勇往直前,絕不後退,更不可能轉身逃跑。
所以後部裝甲根本不重要,有沒有都行。
“機槍威力還是小了點,應該裝門炮上去!”
布魯西諾夫眼睛在發光,不愧是名將——
現在還不是呢。
不過這一仗之後,俄羅斯帝國肯定會多出好幾位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