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還是關起來好
姜喜的家就在醫院旁邊,確切點說是就在醫院裡,因為包括旁邊的一個公園在內,這一大片地盤都是屬於海參崴醫院的。
海參崴醫院只有姜喜一個靠譜醫生,如果姜喜下班之後,有其他醫生搞不定的病號,那麼姜喜就要臨時過來幫忙。
晚飯之後,姜喜和姜海洋領著學生們去查房。
學生人人的拿著紙和筆,不管姜喜說什麼,他們都會認真記下來。
有好學的護士也跟在旁邊偷學。
看著一大群人前呼後擁將姜喜簇擁在中間,姜海洋對海參崴醫生的地位終於有了更直觀的理解。
清帝國醫生的地位並不高,士農工商裡面,根本就沒提醫生。
《七略》將人們的職業劃分為三教九流,醫生屬於中九流,跟算命的一個級別。
清帝國徐大椿在《醫學源流自序》中寫道:醫,小道也,精義也,重任也,賤也。
所以在清帝國,醫生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而且良莠不齊。
連只會唸經的喇嘛都可以成為御醫,清帝國醫術整體下滑也就不難理解了。
讓姜海洋暗暗心驚的事,姜喜在指導學生的時候似乎並沒有任何隱瞞,連一些姜海洋都不知道的東西,姜喜都傾囊相授。
所以查房結束後,回到姜喜的辦公室,姜海洋就主動提出這個問題。
“師兄,爹當年教你和大師兄的時候,可沒有藏私,我會的這些東西,有很多是來到這邊之後才學會的。”姜喜的話讓姜海洋稍感安慰。
想起下午進手術室要首先換衣服消毒,這海參崴醫院還是有點東西的。
“你也不用擔心我教會了那些學生,餓死了我這個師父,這麼說吧,如果他們不快點出師,我在餓死之前,恐怕會先累死——”姜喜癱坐在椅子上,一名女學生在後面捏肩,一名女孩蹲在旁邊捶腿,房間裡溫度有點熱,一名男學生將陽臺的門開了條縫,另一名男學生卻又往壁爐里加了幾塊木柴——
天色漸暗,一名學生端來燭臺,燭臺不知道是用什麼金屬製作的,姜海洋懷疑是銀,沒好意思問出口。
拋去燭臺的材質,一個燭臺上點五根蠟燭,這也太浪費了吧。
雖然浪費的不是自己的錢,姜海洋還是心疼。
沒辦法,苦日子過慣了,來到海參崴,姜海洋感覺自己就是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
“在這裡帶學生是有收入的,每帶出一名學生,可以得到一百兩銀子的獎勵,我年前剛上班兩個月,年底發了0兩銀子的獎金,說是按全年發的,以後每年都有。”姜喜的耳釘上,鑲有碩大的寶石。
脖子上的珍珠項鍊,頭上的簪子,以及手腕上的鐲子都是證明。
姜海洋有機會出入王府,平日裡也是以見多識廣自詡,可姜海洋看了半天,也沒有看出姜喜的這些飾品,都是什麼材質。
晚上八點,姜喜準時下班。
一群學生呼啦啦將姜喜送到樓下,兩名身高力壯的學生堅持把姜喜送到家,連口水都沒喝。
姜喜的丈夫彭成文已經到家,正在看著兩個孩子做作業,順便跟著孩子學俄語。
“今天在學校裡都學了什麼呀?”
“!@#¥&*——”
姜海洋一臉懵逼。
姜喜只有兩個師兄,彭成文自然是認識姜海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