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和財相的初見
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關係不算好,正常情況下,喬治很難得到歐洲國家的幫助。
葉卡捷琳娜在法國,擁有比俄羅斯更大的自由度。
即便尼古拉成為沙皇,尼古拉也不可能給與喬治太大力度的支援,因為俄羅斯的重心在歐洲。
喬治發展海參崴,沒準還能從法國和英國得到一定幫助呢。
外人看來,葉卡捷琳娜是被貶斥的沙皇遺孀,喬治是被迫留在聖彼得堡的人質,所以符拉迪沃斯托科如果得到快速發展,那麼這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不僅不是好事,搞不好會禍起蕭牆。
喬治希望葉卡捷琳娜能儘可能將歐洲的先進技術帶到遠東,為喬治打好基礎,這樣喬治成年後就可以大展拳腳。
號,參演部隊陸續抵達羅夫諾。
參加演習的部隊不僅有近衛軍,還有地方部隊和哥薩克,喬治也終於知道了近衛軍之外的部隊都是什麼樣。
米柳京的軍事改革,將俄羅斯軍隊體系分為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以及預備軍和輔助部隊組成。
野戰部隊一共有個師,加個炮兵旅。
地方部隊由要塞守備隊、地方部隊,以及後備隊組成。
預備軍只在戰時組建,輔助部隊由憲兵和教導隊、醫院等組成,哥薩克和各附屬國僕從軍,都被歸入預備軍範疇。
除上述部分之外,俄羅斯還有規模龐大的國家民團,作為野戰部隊和地方部隊的補充。
羅夫諾演習的目的是考察各部隊之間的協調於配合,野戰部隊是主要考察物件。
近衛軍作為俄羅斯軍方最強大的部隊,以往的歷次演習中,近衛軍只在演習最後階段的閱兵儀式中作為壓軸出場。
今年因為喬治和康斯坦丁的賭約,普團和謝團將在演習第二部分的對抗階段就將出場,普團和謝團的對抗也成為本次演習的最大看點。
作為本年度內規模最大的演習,參加羅夫諾演習的部隊有五萬人之多。
這麼多部隊在羅夫諾集結,馬上就引起奧匈帝國的注意。
就在參演部隊開始向羅夫諾集結的同時,奧匈帝國的部隊也開始向奧匈帝國境內的倫貝格開始集結。
倫貝格就是未來的利沃夫,距離羅夫諾0公里,目前處於奧匈帝國控制中。
年,俄羅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分別簽訂密約,第一次三皇同盟形成。
第一次三皇同盟為期三年,到年中止。
德國首相俾斯麥是推動三皇同盟的關鍵人物。
剛剛登基的沙皇亞三為了穩定俄羅斯國內的情況,對外擺脫被孤立的危險局面,三國於去年月份重新結盟,期限還是三年。
三皇同盟並不是全面結盟,第二次三皇同盟約定:締約國之一與第四國作戰時,其他兩國應遵守善意的中立原則,並盡力使衝突區域性化;對土耳其歐洲領土的任何改變須經三國共同協議;三國承認封閉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的原則,務使土耳其不得將海峽供任何交戰國作軍事活動之用。
以上條款不難看出,三皇同盟與其說是結盟,倒不如說是彼此防範。
第一次三皇同盟締結時,還規定一國遭遇敵方入侵時,盟友要派出0萬軍隊支援呢。
第二次三皇同盟根本沒涉及這個部分。
此外這些盟約都是秘密簽訂的,並沒有對外公佈,所以三皇同盟對歐洲做出了一個很不好的示範,從此各國之間的秘密約定不斷出現,禍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