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也見了,書也獻了,這下總該滿足了吧!
進入莊園的路不太好,路面沒有經過硬化,雨雪天氣遍地泥濘,晴天騎馬漫天塵土。
其他人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
習慣世紀便捷交通的喬治就無法忍受。
只是硬化路面而已,能有多難。
放在世紀當然很容易了。
在年的當下,還是挺有難度的。
喬治最熟悉路面硬化材料,是水泥和瀝青。
水泥別想了,產量太低,就算有,也不能用於路面硬化,太浪費。
瀝青是石化產品,俄羅斯肯定有,因為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很豐富。
不過俄羅斯的石油開發,目前還處於比較原始的水平,石油只被用於照明和軍事,其他用途尚待開發。
排除了水泥和瀝青,能被用於路面硬化的,在喬治的印象中只剩下石子了。
石頭倒是有,隨便找個山就能挖,但是沒有碎石機,想把石頭變成石子還是有難度的。
喬治這時候才體會到世紀人們對於群體的依賴性有多大。
只是想修個路而已,為什麼就這麼難呢?
葉羅欣有辦法。
沒有石子,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只要喬治願意花錢,想要一條不積水不揚塵的路,還是有辦法的。
“最好的材料當然是石頭了,聖彼得堡最堅固的建築都是使用石頭製作的,有些用石頭鋪設的道路,歷經數百年依然堅固耐用。”葉羅欣的鋪張浪費,不亞於瑪麗亞。
喬治上輩子在某論壇曾經和網友討論過一個問題,為什麼歐洲那麼的古老建築可以完整無損的儲存到現在。
原因很簡單,因為歐洲人蓋房子多用石頭,亞洲蓋房子更多用木頭,石頭的壽命,可不比木頭的長嘛。
以木材作為建築材料的巴黎聖母院,還不是一把火就給燒光了。
用石頭鋪路確實堅固耐用,可是需要的時間也很長,歐洲那些個著名大教堂,建築週期動不動就幾百年,真要用石頭鋪的話,等路鋪好,恐怕喬治也差不多走不動了。
“米漿混合砂石,也可以作為建築材料。”葉羅欣辦法多,不過都不大現實。
米漿混合砂石確實可以當做建築材料,可是俄羅斯不產米——
粘土倒是隨處可見,但是要把粘土變成磚,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喬治身邊沒人會。
想了一圈,喬治也沒想到太好的辦法,只能暫時擱置。
路可以先不修,老兵們想在莊園安家落戶總得有房子住。
跟修路相比,蓋房子就很簡單了,木材只要願意花錢,要多少有多少。
喬治不吝嗇,葉卡捷琳娜走之前給喬治留下了一筆錢,足足五十萬盧布。
這是葉卡捷琳娜的私房錢。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