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顧爺爺又問了蘇爺爺和蘇奶奶的事,心裡盤算著什麼時候登門拜訪,快年節了不好太過失禮。
晚飯過後,顧爺爺讓顧瑜瑾幫著劉姨一起收拾餐桌帶著蘇芷衡上了二樓的書房。
書房裡整面牆都是書籍,櫃子上的陳列擺設很講究看著都有一些年頭了。還有一個展櫃裡面都是飛機坦克模型甚至還標註好了年份和注釋。
蘇芷衡不由的停住腳步多看了一眼。
顧爺爺從書櫃抽屜裡拿出一個紅木方盒,盒蓋上雕刻著鳳與凰金燦燦的。
顧爺爺招呼著蘇芷衡坐下,見她感興趣多聊了一會:
“那櫃子裡的模型都是我收集的。
我們那個年代多虧了這些脊樑骨支撐著到現在我們才能板正做人。
每年這些東西出來我都會央人帶回來,看著感慨也是良多的。”
老一輩人的特殊情懷總是能讓青年一輩為之動容。
他們經歷太多屈辱與不甘,展櫃裡新式模型的增加無遺是對他們情懷的最好回應。
蘇芷衡坐下將手裡的畫送給顧爺爺,“這是我給您畫的,希望您喜歡”
顧爺爺欣喜接過畫展開,綠草如茵的草地上,記憶中的一家四口笑靨如花。
顧硯晟坐在椅子上,手上抱著那隻滿月的兔子。顧瑜瑾變成了大人模樣,沉穩有餘稚氣不減,站在中間,左右手牽著中年模樣的父母。
顧硯晟一開啟畫,看到的第一眼,心咯噔了一下。
想象中,年歲漸長孩子們的模樣終於有了具象表達,眼睛逐漸濕潤。
“顧爺爺”蘇芷衡輕聲喚著,“是不喜歡嗎?”
顧硯晟回過神,將畫收起來,眨巴眼睛,笑著:“高興,高興!爺爺很喜歡,阿衡有心了。”回過神將剛拿的紅木方盒遞給她,
“爺爺也送你一個禮物!”
蘇芷衡雙手接過盒子,開啟。裡面靜靜躺著一對魚形玉佩,一方線條剛勁,一方曲線優美,圍起來恰好似一個圓。
拋光瑩潤,通體純淨,白如玉脂。雕刻也很講究,鱗片,魚鰭小細節也雕刻的栩栩如生。
眼球是紅色的,似是紅瑪瑙點睛,更是增添了一份生趣靈動。魚嘴上留了一個小孔剛好被金線穿過,許是為了方便佩戴。
出手真是有夠闊綽的,蘇芷衡眉頭一皺想著要怎麼委婉點拒絕。即使她不大懂玉石,也能看出來這絕對不一般。
顧爺爺在她還未組織好語言前,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
“這東西不值什麼。是瑜瑾奶奶家傳下來的,現在自然是給你們的。只當是個念想,討個好寓意。”
在之後,蘇芷衡回家將顧爺爺送的玉佩閑聊中告知了爺爺奶奶。
奶奶看了那東西一眼之後,神色古怪。轉身就去書房裡找東西,拿了一副自己最喜歡收藏最久的字畫,也是唯一一件當年從家裡出來帶走的東西。
態度強硬要蘇芷衡轉贈給顧硯晟,還順帶寫了一封信。
大概意思是小孩年紀小,當不起這樣的禮物。不過,既贈那有退的理由。此畫算是回贈,務必收下,聊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