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平素不愛文墨,但對於這一類的書籍總是抱有著濃厚的興趣,常以此自勉自勵。這也是此行爺爺希望她能得到的最大收獲吧!
落地之後,兩人住進了安排好的酒店。此時正值雪下的最綿密的時節。
漫步街頭,兩邊只有高聳厚重的灰色建築。一塵不染的玻璃透出零星幾盞的黃色燈火,通透穩重,有質感又不失溫馨。
孤寂是漫步於雪城中的主旋律,踩雪聲,車輛行駛聲,呼呼風聲不絕於耳,整個城市是寂靜的,冰冷的。行人寥寥,道路整齊潔淨,建築莊嚴肅穆、一絲不茍,伴隨著孤寂茫然。
蘇芷衡卻很享受,貪戀著雪融化的慢一些,期許著整片肅穆的莊嚴更多的新增一些蒼涼的潔白。
在來之前,唐婉盈聯絡了當地的一家戲劇治療機構,安排好了讓顧瑜瑾陪著蘇芷衡接受心理戲劇治療。
戲劇治療是20世紀50年代在歐美國家發展起來的一種表達性創作性藝術治療的新模式,是戲劇在不同層面不同過程的應用。
其整合了心理治療、戲劇表演、社會學,藝術表達等多門學科知識,強調來訪者在與諮詢者建立信任關系的前提下,以戲劇表演為媒介,透過審視自身問題,促進自我的重新整合和個性的再次發展,以達到治癒心理問題的目的。
唐婉盈希望透過這種身臨其境溝通交流的戲劇形式讓蘇芷衡那夠重塑自我意識,慢慢的從悲傷,自責的情緒中剝離。這對現在的她來說很有必要。
接待她們的戲劇治療師是一位很有活力的老太太——海蒂老師,助手是有著相關戲劇表演或者是對戲劇的魅力有著深切認同的青年心理學者。
海蒂老師很熱情和藹,牽著蘇芷衡走到治療室裡,開始了她們的遊戲。
一開始,幾個人圍成一個圈,大家都聽著海蒂老師的指令,重複她的動作和語言。從海蒂老師開始每個人都張開雙臂熱情洋溢的邀請下一個人參與她們的活動
“ee join us,heen”
“ee join us,aya”
“ee join us,heng”
……
隨著海蒂老師雙手往上舉,這場戲劇的帷幕正式拉開。參與的大家也跟著她的動作,隨著一二三的倒數聲慢慢往下拉進入戲劇表演情景。
舞臺上,四個人面對面的站在原地,圍在一起又歡笑著散開。蘇芷衡本來有些拘謹,慢慢的也被她們的一塵不染的熱情打動,越來越投入。
大家跟著海蒂老師做任何形式的動作。腳站在原地,手臂張開左右搖擺,接著向著一邊搖擺,手指靈活的晃動眼前,圍著一起打拳,重複著海蒂老師的指令。
戲劇治療是有距離的,讓人們不用深度的潛入瞭解就可以面對困擾他們的問題。
隨著遊戲的進行,大家相互玩表演遊戲,背靠背,分開走,然後轉身在提示音下相互問候。
害羞,好奇,懷疑,允許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遠離自己個人的生活,探索不同的感情。
一個小組和治療師在一起易於個體治療,有更多的信任,距離減少。慢慢的起作用讓人們逐漸接受這個過程,彼此熟絡像一個團隊。
遊戲過程中參與者會在放鬆的狀態下說出自己當下的表達,治療師可以透過這些話更加的瞭解對面的參與者。
戲劇治療師將案主置身於一個安全、自由、相對寬松且與日常生活有所距離的戲劇空間中,透過故事講述和角色扮演呈現隱秘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的潛意識層面。
治療空間變成戲劇空間,治療師和案主成為導演和演員,一起完成戲劇劇本。
海蒂老師給參與者分配了自己的角色,按照當事人的口吻站在舞臺前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大家都沉浸在這種氛圍中。
heen和aya甚至有點小爭執,大家暢所欲言,天馬行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氛圍很好。
一起討論各種各樣的話題,分享自己的觀點獲得認同和力量,圍抱在一起,鼓勵成員做自己想做的。甚至是貼著大地四處爬,大聲呼喊宣洩,瘋狂熱舞,暢所欲言。
結束的時候蘇芷衡心口那塊踏進門之前防備的石塊卸下不少重量,整個輕飄飄的。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在平常不過的呼吸過程中,她甚至感到進入鼻腔的溫度感覺更為鮮活。
她擁抱了每一個成員,向她們表示由衷的感謝。臨別時,海蒂老師熱情的抱著她貼著她的臉頰溫柔說著:
“honey, if inter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
蘇芷衡點頭,含著熱淚,粲然一笑:“hey heidi, reay appreciate r understanding and ooking out for e during this 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