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便聽遠遠一聲嬌俏的:“這位是我顧家府上的堂弟,雖是初至春宴,但也是夠上臺的。”
說話的是與一眾姐妹坐在一處、處最中央顯眼的位置的顧茵茵,她性子素來張揚,未叫婢女傳話,直接這麼一喊,便給顧夕壯了勢。
眾人曉得這是顧太師府上的,一時態度變了幾分,趙家小廝不發話了,趙乾真的神色也和善了許多,後退一步笑道:“原來是顧小公子,請。”
小少年似乎很趕時間,沒心思出風頭,隻眼盯著那香囊,隨意點頭說:“我一向尊老,你先吧。”
“……”
趙乾真面色有些不悅,但想著對面這人身份,顧家人也在底下看上,到底是沒有吭聲。
臺上有出題人,這一輪出題者出題後,兩人各寫出上下闋,三題過後,誰的闕詞更好,勝得更多,便得了第一。
顧夕聽了題目,幾乎是想也不想,提筆就行雲流水在紙上寫了開來。
趙乾真一邊研思,一邊朝顧夕那邊時不時看去兩眼,見這小子如此隨意,心中便全然放下心來。
這一輪只需兩勝便會穩拿頭籌,他心中已經開始想著待第三題時去放一些水,讓這顧小公子也贏一回,也好賣顧家一個面子。
可未曾想,他如此運籌帷幄,將自己的闕詞遞了上去,幾位先生輪流翻閱後,經與顧夕早早上交的一比較後,第一題,勝的竟是顧夕。
這可讓趙乾真抹了把汗,他只當是湊巧,第二題便卯足了心思,再也不敢有半點分心。
這一回他早早便交了,幾位先生看過後贊不絕口,只待顧夕來比,可那顧小公子卻是紋絲不動。
為首的先生道:“小公子這一題還未作完麼?”
“作不出來。”顧夕看上去卻是毫不掩飾,盯著紙上的題目二字,悶聲道:“這題不會。”
那先生眉至川字:“不會?第一道‘愛眾’,本不該是以你之年歲可思考,可你卻作得如此之好;第二題‘論孝’,乃天下所有凡人皆可一談之文,如此簡易,緣何又不會了?”
顧夕不知道在想什麼,老半天才有些不高興道:“我說了不會便是不會了,什麼禮儀道德也並非人人皆懂罷?再者,”說完又似乎覺得自己不該發脾氣,只頓了頓,聲音稍低了低:“反正是我學藝不精,‘論孝’,我論不出來,這一題我不寫。”
在場人只雲裡霧裡,多數不知他這為何意,倒是知情人譬如顧雋他們神色有些擔憂,顧夕這廝素來有自己的主意,他嘴上不說像是忘了,實際內心深處耿耿於懷得厲害,也不知為何偏就有這幾分固執。
他們擔憂顧夕思起悲傷之事,卻不想這少年很快又恢複了神色,擺了擺手道:“反正不會就是不會,這題我輸了,可以過了罷?下題我不會輸的,先生有這時間還是快出題罷!漂亮娘子還等著我的香囊呢!”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詫異地朝周圍看去,不知這所謂的“漂亮娘子”為誰人。
李秀色只得抬手遮在自己臉旁,尷尬默唸沒人注意到她。
場上題目至了第三道,兩方已經作好上交,依舊是趙乾真先交,好評連連,而顧夕過了好一會才將紙遞上去。
幾位先生輪番看後,先是眉頭輕皺,隨後竟是愈發舒展。
“第二題題眼是‘君子’,顧小公子這最後一副闋詞……用的是,前朝江夫子大師的典故?”
“是。”顧夕晃了下筆尖:“江固倫夫子文大雅、政大通、行大智,一生高風亮節,大公無私,卻不為名為利,只為兌現舊友承諾,實現心中高義,乃當之無愧的世上君子。”
“好!”為首的先生贊道:“能想到以江大師為闋,不錯。你小小年紀,能作得如此好詞,至心至情,詞雅句精,若是以後再加求學精煉,學問上必有一番作為。”又有些好奇道:“知曉江夫子大師的人並不多,敢問小公子平日裡以誰人為師?在哪方學堂?”
“我……”小少年被誇,原本得意洋洋,但似是想到什麼,神色稍稍一黯,但很快又亮起來,笑道:“我師傅不見人,我也不過是拿他的一些著書習得了幾分皮毛。幾位只需知曉,我不過是借花獻佛罷了。”
先生捋著胡須,笑意吟吟,不再問了。
顧夕只急著道:“那我可算贏了?那香囊該歸我了?”
幾個先生比較了一番,有投給趙公子的,也有投給顧雋的,最後一合算,還是顧雋勝了一分。
“是。這小囊,便是顧公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