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久不見,上次不好意思,廢星這邊光磁風暴,所以最後幾秒可能訊號不太好。”祁歡歉意地合齊雙手,跟鏡頭前的觀眾致歉。
【飛奔而來,我的寶藏主播你終於開播了】
【光磁風暴是什麼?為什麼第七星域從來沒有】
【停播這麼久,還以為你被光磁風暴刮跑了】
【每次的理由都這麼荒謬又合理】
【哈哈哈,主播這個運氣簡直絕了】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菜叫做蜜釀蝤蛑,什麼是蝤蛑呢,”祁歡將盤子裡特意留出的四隻螃蟹拿起來展示給鏡頭,“其實就是螃蟹,我今天用的這種叫方蟹,大家以後要做的話也可以酌情替換成手邊容易買到的其它種類的螃蟹,區別不會太大。”
蜜釀蝤蛑這道菜出自元代四大畫家之一倪瓚先生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是宋代流傳下來的一道名菜。宋人立冬喜歡吃蟹,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洗手蟹、蟹黃兜子、蟹釀橙、蝤蛑簽等等,數不勝數,光是祁歡自己翻刻製作過的就有五六種,選擇這道蜜釀蝤蛑,是他私心覺得會比較和黑團子和沈也的口味。
【好小的螃蟹】
【這麼小,裡面還有肉麼】
【笑死,我們一直就叫蝤蛑】
【剝螃蟹,想想就頭疼,怎麼主播每次做的菜都這麼麻煩】
【我還是等上架了直接嘗味道吧】
“將蟹刷洗幹淨之後,在鹽水中煮一下。”祁歡開啟灶具,邊把四隻螃蟹放進鍋內邊提醒,“這道菜是非常注重火候的,大家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蟹殼微微變色發紅的時候就要撈出,不能煮到全熟。”
“等待的空擋我們可以先準備待會兒要用到的蛋液。”祁歡熟練的往碗裡打了三個蛋,又加入蜂蜜和鹽,攪拌均勻,“這道菜的名字叫做蜜釀蝤蛑,就是因為會在蛋液裡會加入蜂蜜,但是一定要注意蜂蜜和鹽的分量,放多的話就會搶蟹的味道。”
等到蛋液攪拌好,那邊的螃蟹差不多正好變色,他便動手將四隻螃蟹都撈了出來。
“煮好的螃蟹會稍微有些燙,各位可以先稍微瀝水放涼再拆蟹肉。”祁歡說著,自己卻直接上手剝開一隻蟹臍,飛快地拆開了蟹殼。
【主播每次介紹製作流程的時候都好認真好溫柔】
【無情鐵手】
【哇,看著都燙】
【剛才好像看到旁邊除了蟹還有一堆空蟹殼?】
“這個部分的蟹黃我們需要單獨拿出來,跟蟹肉分開放置。”祁歡指著蟹身中間的位置提醒,因為蟹還沒有全熟,蟹黃還是比較生的流心帶漿狀態,跟蛋黃的顏色極為相似。
接著他就開始熟練地清理蟹殼,剃蟹肉,整套動作嫻熟流暢,行雲流水,眨眼的功夫就剝完了一隻螃蟹。
【主播做的菜每次都感覺好麻煩啊】
【怎麼看他剝好像也沒那麼難?】
【主播的手指好好看】
【我覺得自己只有吃的速度才能跟上他】
沈也自告奮勇地也幫忙剝了一隻,就是速度相對堪憂,祁歡把另外兩只剝完,將蟹鉗的肉統一撕扯成跟其它蟹肉大小相對均勻的細塊,他才七零八落地剝完手上的那隻。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處理一下蟹殼,然後把剝出來的蟹肉分別放進去。”祁歡將四個蟹殼和預先準備好的另外八個蟹殼拿出來,一起清洗幹淨擦幹,倒置在流理臺上擺成一個三x四的‘方陣’,然後把剛才剝出來的蟹肉分別鋪在了十二個蟹殼的殼底。
“下面的步驟就比較簡單了,把之前調變好的蛋液倒進蟹殼,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別灑出來。”
祁歡對著鏡頭展示了下之前調勻的那碗蛋液,逐一倒入每個蟹殼,嫩黃色的蛋液迅速漫過蟹肉,表面平滑如鏡。
“沒忘記剛才剝出來的蟹黃吧?”祁歡把盛裝蟹黃的盤子挪過來,對著鏡頭道,“接下來就是把這些蟹黃放到蛋液上面,通常的做法是放一點在蛋液中間。”
說話間祁歡已經麻利的用勺子在三個蟹殼中各‘點’了一勺。
“其實怎麼擺都行,大家可以隨意發揮,比如擺成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案,甚至一個簡單的字,只要你的蟹黃夠用就可以。”祁歡邊說邊用蟹黃漿隨手在第四個蟹殼裡畫了個菱形的星星。
【他好像真的準備教會我】
【這幾步感覺好簡單】
【我感覺自己會了】
【哇,我以後做這道菜的時候也要畫星星】
“放好蟹黃之後,我們需要把所有的蟹殼上鍋蒸熟,大概需要四到五分鐘。大家做的時候需要根據你們使用的蟹的大小適當改變時間,蟹越大,裝的蛋液越多,蒸制需要的時間就越長,蟹越小,蒸制需要的時間就越短,注意不能蒸過頭。還是那句話,這道菜非常關鍵的一步就是火候,之前的蟹肉不煮到全熟就是怕後續加蛋液後蒸老了。其實也不難,跟蒸蛋羹基本一樣,如果實在把握不好,建議大家選擇一個有透明開窗部分的蒸鍋,這樣方便觀察,蛋液全部凝固就立即關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