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每天聽書、林.彪在此、njstar、天下飛雨幾位的打賞和chayexs..chayexs.月票,謝謝大家的支援!)
滄州州城,清池。
王景崇的一萬騎軍,五萬步軍,兩萬青壯輔軍,八萬人駐守此地,已經有三日。
可是到這個時候,預料之中的李璟大舉來攻依然沒出現。從探馬報李璟離開會昌,到現在,已經整整七天過去了,可到現在為止,李璟也只攻佔了魯城和景城二城,佔據這二城之後,遼兵便沒有了動靜。
他派出數個斥候隊前往兩地附近查控軍情,可每次還沒有靠近,就被遼兵遊騎給殲滅了。
這使得到現在,王景崇對於北面的敵軍形勢,依然一頭霧水。
就在昨天半夜之時,從瀛州傳來一個震驚的訊息,義武軍節度使、翼王李全忠長子,瀛州刺史李匡威,盧龍軍定霸都指揮使、莫州刺史劉仁恭,盧龍軍涿州刺史張行澤三部兵馬聚於涿州歸義縣城,結果突然被足足七萬遼兵包圍。三部加起來兩萬三千戰兵,三萬三千輔兵憑城而守,結果在李璟的親自率軍攻擊之下,僅半日城破,三部大敗。近六萬軍全軍覆沒,劉仁恭、李匡威、張行澤等生死不明。
這讓王景崇震驚萬分,又不敢相信。
歸義縣與李璟控制的會昌縣不過數十里距離,李璟的主力應當在滄州正面的魯城和景城,怎麼可能卻出現在歸義城?如果歸義城出現李璟兵馬七萬,那難道說攻下魯城和景城的只有一萬遼兵?
這個訊息顯得荒誕。但卻又十分可能。
在此之前。滄州雖無險。可卻擁有足足六萬戰兵,兩萬青壯守城,而且後面馬上還有魏王的六萬援軍。可謂兵強馬壯,李璟想要拿下滄州,至少想要短時間內拿下滄州絕無可能。
而在另一面,莫瀛方面的守軍,卻盡數調到了歸義城,準備等李璟攻滄州時。繞道李璟背後包圍。歸義小城,無險可守,兵馬也少。
李璟舍滄州攻歸義確實更有可能,只是他們先前一直盯著的是李璟只有七日之糧,認定李璟這回是要借道滄州南下。誰也想不到,輕兵南下的李璟,居然敢殺入到盧龍、義武、成德三鎮的中間腹地去。
李璟這是借了他們思維的誤區,結果來了個出其不意。想明白這些的王景崇憂心忡忡,歸義如果真的大敗,那麼莫瀛可就真的空虛了。難道。李璟真的如此犯險?
一大早,心中還在猶豫不決。暗自期盼著那只是一個流言的時候,下面有士兵急忙來報,西北面瀛州方向有兵馬趕來。
王景崇連忙登陸清池城樓,遠眺北面的瀛州方向。
滄州與瀛州方向,景城早已經被遼兵攻佔,兩地不通音信數天。可此時,卻有一支騎兵正狼狽萬分的奔逃而至。
遠遠望去,煙塵四起,一支騎兵約有千餘,此時沒有半點陣形,只顧著逃奔。而在他們的後面,卻又有一支打著黑鷹戰旗的騎兵正縱橫追殺。逃命的那支騎兵中不斷有人被追上,然後被淹沒在黑鷹戰旗指引的赤色潮水之中。
“快開城門,我們是莫州刺史劉使君麾下定霸都騎兵!”最先衝到城下的騎兵大聲喊道,聲音焦急。
城門樓上的諸將目光望向王景崇。
王景崇臉色鐵青,卻一言不發。
一旁有將領喊道:“不能開城,小心有詐。”
他的這句話其實有兩種意思,一種這下面突然出現的兵馬確實有可能有詐。畢竟昨夜突然傳來說李璟大軍在歸義大敗盟軍,那訊息也只是斥候聽到的傳言,並沒有親見,誰知道這會不會是李璟故意放出的假訊息。也許,那訊息根本就是景城的李璟放出的假訊息,李璟的大軍實際上在景城也有可能。
而現在突然出現的這支敗兵,誰敢保證他不是李璟派人假冒的而是真的?
當然,那個將軍的話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下面的敗兵就算是真的,可這麼千餘人,實在不值得為他們冒險開啟城門。畢竟,後面可就是敵軍追兵。
“立即開城門,派一支騎兵出城接應。”
王景崇冷聲道,他已經看到了遠處越奔越近的敗軍之中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莫州刺史劉仁恭。
號令聲響起,滄州西門緩緩開啟,吊橋放下,城中一支騎兵滾滾賓士而出。敗逃而來的騎兵都自動的繞開讓道,讓這支騎兵直接衝向前方。
劉仁恭看到城門開啟,城中出兵接應,一連路了兩天的他終於長鬆了一口氣,這條命終於又撿回來了。當下卻也不急著再回城了,而是勒住馬頭,大喝一聲,收攏敗兵重新聚攏,調回去與滄州騎兵迎敵。
追來的騎兵並不多,也就三千餘騎,此時城中派出的騎兵也約有三千之數,加上劉仁恭所部,數量還在追兵之上。
不過追擊的騎兵見到城中騎兵和敗兵沒有急著退入城中,而是準備迎戰。一陣嘹亮的號角聲響起,這支騎兵稍稍整隊後,便毫不猶豫的衝了過來。
赤紅戰旗上那隻黑色的雄鷹在風中展翅欲飛,滾滾煙塵之中,騎兵們疾衝而來。
滄州城騎兵背依滄州,數量也在優勢,便也欲與來騎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