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如何?”
李良道:“職下具體的計策為二正二奇。二正為兵分兩路,一路直接攻打青泥浦。一路直接前往解救被圍山谷中的被困人馬。關健的是二路奇兵,第一路奇兵自然就是卑沙兵馬中的那幾路蕃兵為內應,第二路奇兵,則是在第二路正兵前解救山谷被困人馬時,潛伏于都裡鎮來山谷的路上。我聽說張德威已經讓人給都裡鎮送信,要他出兵來援。這第二路奇兵,打的就是都裡鎮的援兵。”
李璟聽完這二正二奇的計策,也不由拍掌叫好。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這個李良確實是那種謀略型幕僚,也是他現在最缺少的人才。暗中收買敵兵,到時裡應外合,而伏兵城外,卻正是圍點打援,這兩條計策那都是符合兵法精要,從這就能看出來,李良確實人才。
“好,好計謀。不過收買三路蕃兵之事,我要交與你親自去辦,你可敢去?”李璟最後這句,為的是考驗一下他的膽識,而且計劃是他提出來的,李璟也相信他能那個能力完全這個任務。
李良沒讓李璟失望,毫不猶豫的應下了此事。李璟乃親筆寫了三封給蕃部的信讓他帶上,並許下三個蕃部各十萬貫的收買條件。
李璟率軍直接在青泥港登陸,張德威也許是聽說過李璟艦隊的威名,並沒敢來港口迎戰,而是隻在青泥城下襬了一萬餘兵馬迎戰防守,剩下的繼續攻打青泥城。李璟兵馬上岸,探明那三部蕃軍駐守青泥城的右翼後,當晚便率軍逼進,引得三千蕃軍相迎後,卻又突然撤兵。
而李良則率十餘騎帶著李璟的書信趁此機會進入蕃軍營中,三路蕃軍編為一營,各一千人馬。那主將正是高句麗貴族高榮,乃是正經的高句麗王室之後,聽到營中報在營前有十幾騎沙門鎮軍未見,驚奇之下讓人帶進帳來。
“你乃李璟之人,來此何干?”
李良對那高榮的喝問一絲不懼,巍然笑道:“某乃給將軍送富貴來也。我家將軍雖在登州,可亦早聞將軍之威名。但聽聞將軍雖然勇猛無雙,可卻苦無自己的根基之地。想那張德威,不過是一馬賊爾,卻佔據著卑沙城如此大城。而高將軍乃高句麗王室,卻反而無有根據。我家將軍敬重高將軍之身份與英雄,特為將軍送來一筆富貴。只要將軍與我家主公合作,卑沙城從此就屬於你的,而且我家將軍還願意奉上十萬貫厚禮。如果高將軍能說動靺鞨與新羅二部,那還有重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今不早圖,悔之無及!”
高榮取過李璟的親筆信觀後,大為心動,李璟在信中不但提出如果合作擊敗張德威,那麼全力支援他奪下卑沙城,而且另贈送十萬貫錢。並且承諾,解下青泥城之圍後,還將有大禮重謝。高榮確實是高句麗的王室之後,祖上乃是高句麗國王,就算被唐滅國後,高句麗的貴族也曾經一度擔任著安都大都護一職,實際上幫著唐廷管理著遼東。但是現在,他所帶領的道聽途說,卻只有萬人,這次帶著千人響應張德威前來助陣,也僅僅是因為張德威出了五千貫錢的僱傭費。五千貫錢不少,畢竟這只是出兵費,戰場上的劫掠繳獲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場戰鬥下來,他估計能有上萬收入,能大大緩解部族的困境。
可現在與李璟開出的條件一比,高榮卻不由覺得周德威此人太過小氣了。如果打下了青泥浦,那得是多大一份基業財產,他卻只分自己五千貫。哪如李璟,一開口就是十萬貫,那還只是見面禮,人家還答應他奪下卑沙城做為根基。
高榮長嘆曰:”恨未早點結識季玉這樣的英雄,此事你放心,包在我的身上。另外兩部,你不用擔心。那車刺部其實乃是渤海國靺靺族的一個叛亂部族,逃到遼東,過的十分艱難。新羅的那個扶安部,其實是百濟舊部,同樣是無法在國內呆下去,才逃到遼東的。你放心,一人給他們五萬貫,他們絕對願意幫季玉將軍這個忙的。給十萬貫太多了,給他們五萬就足了。“
李良聽出高榮話中的貪婪之意,當下笑道:“既然如此,那這三十萬將軍拿二十萬,其實兩家拿十萬。”
“對,就是這樣。”
“錢財只是小事,關健還得是事情辦好,只要事情能辦好,區區一點錢糧算的什麼。”李良認真道。
高榮一拍胸脯大聲道:“請先生放心,此事全包在我身上,車刺部和扶安部的事情絕不會錯。先生先回,到時季玉將軍進攻之時,我和車刺與扶安部定然反戈擊之。但看火起為號,兵馬使以兵相應就成。”
李良趁夜色悄然滿意而歸,回報李璟。
見事情談成,李璟乃於當夜趁夜色兵發三路,第一路,大將王重率青狼營以及登州八部兵馬共六千人逼近青泥城下。第二路,林武率鐵槍營以及梅根茱麗率怒濤營,李緒率鎮海營,三千兵馬兵發城外的赤山谷。而李璟則率鐵壁營與飛鷹營以及五都一千騎兵共三千兵馬人銜枚,馬裹蹄悄然而行,直接前往都裡鎮至青泥城和赤山谷之間的路上埋伏。
李璟率兵在李維部斥候的指引下,悄然選中一處險要之地埋伏。此處兩山相夾,中間一條寬不能雙騎並行的小道,實乃伏擊之絕佳之地。
一切準備妥當,就等待肥羊上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