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如令君所言,先生高義啊。”
張松雖然長相不佳,但眾人在軍伍中一向是看重實績的,聽了這番話對張松的觀感都頗為不錯,魏延接著問道。
“既然蜀王願意歸順,先生認為還有什麼需要小心的,會不會出什麼意外?”
張松閉眼沉思了一下。
若說,他現在還有什麼拿不準的也只有法正了,但自從開釋張任之後,法正所言所行都是在幫助自己,事到如今,張松還是信他的。
“蜀王在位時,對待反叛手段狠辣,但是沒有開疆擴土的雄心,他是個極其惜命的人。我不認為他有瞞過朝堂諸臣,拿自己的性命為誘餌,伏殺將軍的魄力。蜀王派我為使,所求不過是多保住些榮華富貴罷了。”魕
“我回去之後會跟蜀王說,將軍答應上表楚王,保全劉氏家族,封下一個世襲的侯爵之位。將軍入城之後,再約束士兵,對民眾和世家秋毫不犯,給予寬待,以安劉璋和各世家的心,則必萬無一失。”
“等將軍順利接管了成都防務,便可以蜀王璽向各地發出歸順楚國的詔書,令江州的李恢將軍、永安的張任將軍接受楚軍管制,令雲南的泠苞、黃權兩位將軍回成都待命等候新王詔命即可。屆時,剩餘的大約五萬蜀軍也能填充楚國的兵力,此戰就算圓滿落幕了。”
這個不難。
先畫一個大餅安撫劉璋,等魏延控制成都,招降了剩餘的蜀軍,屆時上表給楚王的詔書回來賜下什麼可就不是魏延說了算的。而那時,劉璋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奸滑!
魏延看著張松笑了兩聲。
“這個不難,伯言,你去取筆墨來,我這就寫一封上表給王上的奏報,張先生你直接帶著這份東西回去給蜀王,只要他願意歸順楚國,我進城之後即可把這份奏報發往建業。”魕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張松也頗為滿意,有這份東西在手,他相信,劉璋也能安心投降了。
幾人一番忙活,斟酌了許久才結束,霍弋一直把張松送出了太守府。
走出太守府,坐上回城的轎子,張松看著手裡的奏報,低聲喃喃道。
“劉季玉啊劉季玉,我也算對的起你了。”
在張松看來,能徹底掌控蜀地,再收降五萬大軍,孫策想來也不會吝嗇賞賜,給劉璋畫的餅還真不一定會變小。
保住身家性命,享受榮華富貴,對於一個沒有雄心壯志的諸侯來說,也算得上幸運了。魕
。頂點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