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病人家屬態度不好,採集病情資料也不算順利,陳瑾還是耐心地做完了問診,最後說道:“把孩子抱過來,先測一下體溫。”
大喇叭婦女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挪了挪腳步,坐到診桌的另一側。
陳瑾取了一支水銀溫度計,甩了甩,確定溫度掉到35度以下才遞給了她。
喇叭聲婦女接過溫度計,夾到了小男孩的腋下。
五分鐘後,陳瑾示意喇叭聲婦女取下溫度計。她接過來看了一眼,說道:“三十七度六,低燒。”
“我早就跟你說了是低燒。”喇叭聲婦女抱怨道。
陳瑾直接忽視她的抱怨,語氣溫和地對小男孩說:“小朋友,我看一下你的手。”說著就去抓小男孩的手,想看看指紋。
“啊嗯!”小男孩嗷了一嗓子,把手抽走了,藏到了身後。
陳瑾想再去抓他的手,他就開始哭鬧。
陳瑾大概能猜到,這孩子肯定以前在醫院被扎過手指或打過吊瓶,所以一看見穿白大褂的人拉他的手就害怕。
陳瑾平時就怕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不懂事不配合看病不配合治療,家屬也像沒帶腦子一樣,不知道好好哄哄孩子。
但是她又不能因為這個就放棄接診。
算了,不就是哄孩子嗎?這個我在行啊!
她乾脆脫掉了白大褂,拿了只昨天賀菁菁留下來的大白鵝到小男孩面前晃了晃,說道:“小朋友,我不扎手指,也不打針,看,我手裡什麼也沒有,只有這隻大白鵝,我們握握手,交個朋友好不好?”
小男孩剛開始不搭理陳瑾,只偶爾看一眼她手裡的大白鵝。
陳瑾見他有些興趣,又取了幾隻其他顏色的摺紙,放到他面前,說道:“你讓我看看小手和舌頭,這些就都是你的了。”
也是天生比較喜歡小孩子,要不然陳瑾可沒那麼多耐心去琢磨小孩子們的心思,花式討好他們。
小男孩伸出小手去摸了一下一隻深藍色的紙鵝,陳瑾笑著說道:“我要先看看你的手和舌頭。”
她微笑著又將雙手擺在他面前,“你看我手上什麼也沒有,就看看手和舌頭而已,不幹別的。”
小男孩似乎在心裡掂量了一下,確定沒有危險,終於把手伸了出來。
陳瑾把住他的左手,看了看食指上的指紋,顏色紫紅。
“張大嘴巴,啊,看看舌頭!”陳瑾引導著,小男孩張大了嘴巴,舌紅苔黃膩。
原本四五分鐘就能採集完的資訊,由於家長的不太配合,陳瑾花了十幾分鍾才完成。
最終得出診斷:瀉前腹痛,瀉後痛減,低燒,口渴,舌紅苔黃膩,指紋色紫,這是個溼熱瀉。
接下來是治療。
“小朋友,我給你推推小手吧……”陳瑾準備說服小孩治療了。
“不好好治病,肚肚痛吃飯少長不高的,怕不怕?”
又經過幾分鐘的溝通,簡直是“利誘”加“恐嚇”,陳瑾終於說服這小男孩好好配合治療。
小兒推拿:清熱利溼,調中止瀉。
清脾經,清胃經,清大腸,清小腸,退六腑,揉腹,揉天樞穴,揉龜尾,揉上巨虛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