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一如往常,將丹藥交接到庫房的藥老手中。
這是他在鄭家煉的最後一爐丹了。
隨後返回清風林小院。
接下來,不斷有人前來拜訪。
紫煙谷內外都知道,測靈大會馬上就要開始。
屆時,方生也會順勢離開……
雖然未曾入贅,但二十載歲月沉浮。
方生一直待在谷中,自然也與鄭家許多人結識。
一些年輕小輩,甚至從小時候就在聽他的傳說,至今也終於成為了家族修士。
這種時候出於禮數,理應親自道別。
短短几日間。
紫煙谷內二百餘名修士,超過半數攜禮登門造訪。
雖然都是茶酒點心等家常心意,卻更顯得真心實意。
方生一一收下,實在沒什麼可以報答的,乾脆便與眾人在院中品茗論道。
從丹道到法術,再一路講到功法修行。
方生的經驗可謂多如牛毛,許多言語直指問題本質,叫人豁然開朗。
這番講道晝夜不息。
每逢夜晚,方生身旁便有鄭家修士輪番點起明燈,或是放出法術照明。
小院內外,聞訊而來的修士也愈發增加……
若有人於夜空垂眸,便能窺見清風林小院之中,明明人潮湧動,華光流轉,卻偏偏異常寧靜。
恰似紫夜蒼穹中一顆璀璨明珠,靜靜綻放,不染塵埃。
唯獨聽見一道清朗聲音,居於正中,緩緩講述……
……
十日後。
測靈大會正式開始,方生準備跟著鄭家飛舟,回到越國。
出發之前,鄭金離趕來。
比起之前,他又衰老了幾分,氣息都顯得鬆散:
“青陽這一番傳道,解了我鄭家不少修士的心頭之惑,老夫在此特地謝過了。”
“你當日對丹道的闡述,我已讓人做了抄本,可否署上名號,放於藏書樓內供族人日後借閱?”
方生笑道:
“無妨,那些只是青陽的粗淺理解,不要誤人子弟就好。”
“哪裡算得上粗淺,其中許多理解,縱使是老夫都頗受啟發……”
說起這個,鄭金離不由感慨長嘆。
方生淡淡微笑,他對此事自然不在意。
事實上,這是他有意為之。
如今,鄭家丹道凋敝。
若是那些感悟,能幫鄭家在日後多培養出幾位丹師,也算是自己的報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