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小時候兩人一起玩到大,看似青梅竹馬的,還記得小時候大人們開玩笑問他們倆,三狗明月你們天天在一起,長大了,三狗要娶誰做老婆啊?
小三狗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娶明月啊,惹得大人一陣鬨笑,又問明月,你長大後要嫁給誰啊?明月也當仁不讓,我要嫁給三狗哥,大人們更是笑得東倒西歪的。
可是這些終究是玩笑話,信不得的,更重要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三狗家是明月家的佃農,租他們家田地種呢,每年要交租的,一個佃農的兒子居然想要娶東家的女兒,簡直是笑話。
隨著年齡的慢慢的增大,三狗慢慢的體會到了當年大人們被笑到東倒西歪的原因了,雖然明月長得越來越俊俏,俊俏的越來越令人心疼,但是三狗再也不會主動去找明月了。
就是去找明誠碰見明月,三狗也是趕緊低下頭,跟做錯事的孩子一樣,默默的從身邊過去,明月氣得急瞪眼也沒有用。
三狗知道自己沒這個命,應該要斷了這個念頭,可是不知道怎麼,越想斷這種念頭,就越想明月,想得快發瘋了。
但是三狗在表面上還是露不出半點端倪的,還是那個沉默寡言的佃農的兒子,拼命的幹活,拼命的讀書。
很大一部分是為了不讓自己有空想這事,這倒讓三狗讀書厲害得出了名,在十村八里的都知道羅城瓦村有個叫羅三狗的孩子讀書厲害,在私塾裡先生很喜歡他。
看三狗這孩子實誠勤奮,從三字經百家姓到弟子規千字文到四書五經,背得很溜,一手毛筆字也寫得漂亮,工工整整樸實大方,哪個先生都很喜歡。
儘管自己讀書很厲害,但是村裡孩子一般也就是讀個私塾開個蒙就頂到天了,很多孩子父母都不會花錢讓他們去讀書,不如去田地裡更能賺到點吃的,讀書太浪費了。
可三狗父親不這般認識,他借錢也要讓三狗去鎮上讀新式小學、到縣城裡讀中學,這可是村裡的大事,一個佃農的孩子,能識字寫字已經很不錯了,還借錢去城裡讀書,簡直是天大的新聞,很多人都看不懂三狗他爹這樣的做法。
三狗媽也為難的對三狗爹說,他爹,你看三狗他要是去城裡讀書,不但家裡缺了一個勞力,還得往裡填一大筆錢進去,咱們家這樣的家底,讀不起啊。而且三狗的年齡,也到了找媳婦的時候了,不趕緊攢錢蓋間新房子,人家姑娘怎麼能看得上我們家呢?
三狗爹不以為然:你懂什麼,咱們家為什麼這麼窮?就是因為我們吃了沒文化的虧,只能在泥巴里找吃的,三狗也剛好有這個讀書的料,老羅家盼了多少年,才盼到一個能讀書的,不能在我的手裡給廢了。
房子暫時不蓋了,蓋房子的錢給他讀書去,房子頂個屁用啊,“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三狗爹居然能知道這個,估計是在哪裡聽到的戲文,還真歪打正著用得恰到好處了)。
到時候三狗真的能讀出來,蓋個房子娶個媳婦還不是件輕鬆事,再說了,可能整個老羅家都指望著他給拽上岸呢,我們羅家沉了太多年了太多代人了,也該到了上岸的時候了。
三狗媽雖然不懂那麼多的大道理,但她認這個男人,她男人平時幾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跟一條老黃牛一樣整年的不聲不吭的在地裡勞作著,僅靠一個勞力,硬生生得扛著這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從不說一聲苦不說一聲累。
平時三狗媽的性格很潑辣,風裡來風裡去的,嘴巴子很麻利也很會做人,得罪人的話死也橇不出一個字,幫人的話那時一大堆一大堆的,說得人心花怒放的,也經常幫這個幫那個的,嘴巴麻利手腳幹活也麻利,村裡人很喜歡這個外來的媳婦。
在家裡三狗媽也是大事小事一把抓,遇上什麼事都是她說了算,也處理得很好,所以三狗爹和三狗爺爺奶奶也樂得放手把大權全交給三狗媽,裡裡外外的做得滴水不漏,人都說老悶狗(三狗爹)這老狗撿到寶了。
可家裡事千千萬萬件,磕磕碰碰的,哪有夫妻不爭嘴的?三狗爹雖然平時很少說話,但一開口,三狗媽再怎麼樣,都是聽她男人的。
有時候三狗媽一邊嘮叨嘮叨著,把三狗爹說煩了,就把茶杯往桌子一放,站起來只是輕輕瞪三狗媽一眼,三狗媽馬上就止住嘴不說了,或是轉個話題,照顧老人孩子去了。
一般這個時候,三狗爹會拿著旱菸竿和菸袋子,轉出門去,在外面逛幾圈,抽幾筒旱菸就回家,回家裡跟沒發生事一樣,三狗媽見了就說一聲,回了,三狗爹嗯一聲,這事就算是完了,再也不能提爭嘴的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