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師團擁有四個步兵聯隊,還有騎兵、炮兵、輜重兵、工兵等四個聯隊共兩萬餘人,師團長現在是伊東政喜中將。
101師團來中國後一直在打仗,自身傷亡也很慘重,不過這次得到補充後,編入日軍11軍序列,前來支援106師團。
都是特設師團,大部分是老兵,作戰經驗很豐富,連師團長也是,這次伊東政喜沒有在106師團屁股後面支援,而是學了一招中國的圍魏救趙。
101師團有點出乎意料地在星子縣的鄱陽湖岸邊強行登陸,接著馬上揮師殺向中**第一兵團的後方,想要切斷南潯線德安到南昌的退路。
這一招不得不說很老辣,可謂是釜底抽薪,一旦成功,馬上打破金官橋正面進攻南潯線的僵局,以解松浦第一○六師團之困。
同時直抄薛粵第一兵團的後路,第一兵團十多個師苦心經營的陣地將全線鬆動,十幾萬部隊將首尾不顧,甚至被兩個日本師團南北夾擊,最後只能放棄陣地向西轉移。
伊東101師團在海軍的掩護下,在星子地區強行登陸後,便瘋狂地朝德星公路南下,撲向德安。
日軍想要欲迂迴和攻佔德安以斷薛粵第一兵團的後路,必先拿下德星公路上的隘口街,而欲拿下隘口街,又必先拿下東、西孤嶺。
東、西孤嶺如兩個門神一樣,高高聳立在隘口街前的德星公路的兩側,一時間,東、西孤嶺便成為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
長江以南的戰鬥重心瞬間轉移到了廬山南面過來,好在是大戰之前,薛粵就意識到這裡是自己的後院命門,鑑於日軍喜歡迂迴包抄後路,就在此擺下了兩個軍。
這兩個軍一個是中央軍25軍,一個是廣東部隊66軍。
25軍是剛成立的部隊,由中央軍第52師和第190師組成,軍長王敬九,黃埔一期,東征北伐,作戰勇猛多次負傷,立下赫赫戰功,由排長升任團長。
後來成為首都警衛一師師長,警衛一師改為87師,第一批德械裝備的精銳師,參加過兩次淞滬會戰,是抗擊日軍的主力師。
87師後擴大為71軍,參與南京保衛戰,在光華門、通濟門一帶與日軍血戰,後退出南京。到了武漢會戰時候,王將軍出任新組建的25軍軍長。
66軍是老广部隊了,也是打過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的英雄部隊,而且還是少數堅決執行南京突圍的部隊。
當時66軍在軍長葉兆將軍帶領下,迎著日軍死突,雖然死傷慘重,但總比冤死在長江上和南京城內好多了。
從南京突圍出來的66軍,調回廣東修整了大半年後,又被調到了江西北部,參與武漢會戰。
可以說,這兩支部隊,都是和日軍打過幾次會戰的老部隊,打日軍有經驗且不用動員,才會被薛粵將軍寄予重望,守後院。
其中25軍190師是一支比較特別的部隊,這個師雖然只是在1937年秋在湖南衡陽新組建的,但該師全體官兵衣袖上都繡織著“忠勇”二字,該師因而號稱“忠勇”師。
190師師長梁華勝,也是個廣東人,也是黃埔一期,驍勇善戰屢建戰功,1937年,梁將軍從陸軍大學畢業,是全國全軍師長裡少有的陸大畢業生。
190師士兵多為勇猛豪爽的兩湖兩廣和四川仔,全師編制完整,被師長梁將軍調教得有模有樣,戰鬥力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