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這個詞,在和平年代裡,算是比較溫和的了,在戰爭年代裡,被淘汰的結局,大部分是戰死沙場了。
當然,那些高階軍官戰死的機率會少很多,但他們也不願意手下的部隊,因為自己的指揮失誤而戰敗死傷,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可以說,戰爭裡的一切行為,都是人類智慧的最高體現,生和死巨大的壓力,逼迫著每一個人,都要拼命地去開動自己的腦袋,去保命,去戰勝敵人。
正如七連現在的佈陣,如果是一個單個步兵連,敢這麼做,可以肯定是必敗無疑,但梁屹壋陣地不單單是七連,還有三營和305團。
只不過是七連剛好在前沿陣地正面的突出部,是最先接觸到敵人的地方,而在七連的左右兩邊,有三營的八連和九連。
身後還有305團的二營和一營,正因為有這些兄弟部隊的撐腰,三狗才敢在七連這麼佈陣。
也才會相信三營傳令兵的口令,放開正面,讓敵人的騎兵進去。
要知道,就在剛剛不久之前,88師的龍師長為啥被抓了嗎?那就是因為背了27軍桂軍長的鍋。
現在從上到下,各級長官,都不太敢信什麼口令,要的是白紙黑字的作戰軍令,才敢去執行任務,特別是撤退這種敏感、隨時會被背鍋的命令。
單靠一個口令,執行好了或是勝利了,還好說,一旦失敗或是損失大了,上級長官隨時會甩鍋,捨車保帥,把你給賣了。
反正口令這東西,口說無憑,隨時都可以不認的。到時候,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而且還死在自己人的手下,連個烈士都做不成,豈不是太冤枉了。
而剛才那個口令,三狗雖然不敢去太信,但還是對劉光羽營長和張靈武團長抱有一定的信任的,相信他們不過把自己給賣了,畢竟七連還是全團的主力連。
而且那個時候時間緊迫,估計也沒有時間來書寫軍令了,能把口令及時傳達過來,已屬不錯了。
現在三狗打消這些疑慮,專心於面前的鬼子,快速佈陣,除了依仗身後和身邊的兄弟部隊,也是處於自身的學識和經驗。
不出三狗所料,鬼子的步兵,為了及時跟上越來越遠的騎兵,本來嚴格執行的散兵陣型,現在也有所鬆散了,很多鬼子為了追求速度,都擠到一塊去了。
當鬼子很快進入四百米的距離內,七連一二排的班用機槍,都不用三狗命令了,在排長和班長的指揮下,立刻開火了。
六挺輕機槍的一齊開火,立刻編織出一道嚴密的火力網,那些在追求速度而擠在一起的鬼子,被突然而至的機槍彈給掃倒,遭到了迎頭痛擊。
就在機槍開火的一瞬間,反應迅速的鬼子還沒有趴地上去時候,秀才他們優秀射手們,早就瞄準好各自的目標了,紛紛開槍。
這個神槍手的“點名”更為厲害,看似鬼子稀稀拉拉的散兵陣型,卻在稀稀拉拉的槍聲下,紛紛中彈。
鬼子的步兵也是見到鬼了,滿以為前面有騎兵的侵襲,可以為他們掃清一些障礙,至少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