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毛姑寨的堡壘、火力點,在51師山炮連續的回馬槍打擊下,幾乎被打得光了。
還有一些移動的比如輕機槍火力點,在305團機炮連的迫擊炮打擊下,疲於奔命,不能形成連續的火力壓制。
七連竹竿二排的幾門迫擊炮更是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好像都能猜到日軍輕機槍下一步的移動地點,稍微來了個提前量,剛好就能炸到。
這簡直是神了,不過這種打法也不是百發百中的,偶爾中到一兩次而已,但這偶爾幾次,也夠鬼子夠嗆的。
要知道,在二戰的中國戰場上,平均要耗費近二千發子彈才能擊中一個敵人,迫擊炮彈雖然機率高點,但也不可能百發百中的,就是百發一中,都已經燒香拜佛的了。
所以現在,還是305團機炮連的重機槍更好用點,有了炮火的支援和掩護,重機槍馬上成為陣地上的王者。
民二四的射程和初速以及連貫性,在抗戰戰場上均屬於上乘,整個毛姑寨正面陣地前,十來挺重機槍組成的火力網,著實驚人。
密集的機槍彈越過日軍陣地前沿中國兵匍匐前進的上空,把日軍的前沿陣地打得塵土飛揚,鬼子完全不敢露頭,更別說開槍了,火力立刻被全面壓制了。
敵人的火力一旦被壓制,陣地前沿就成為一個暫時的安全地帶了,此時不衝,更待何時?
三狗不再做行動緩慢的匍匐前進了,而是一躍而起,帶著七連快速躍進,幾百米的距離,幾分鐘就越過了。
雖然還有零星的冷槍子彈飛在身邊,可打仗哪有絕對安全的,現在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大家跟著三狗,一股腦地往前衝著。
耳邊三八步槍的子彈刺破空氣後在發出尖銳的刺耳聲,也不能阻止抗戰英雄們的前赴後繼。
七連很少使用紅旗軍旗作為部隊方向的指引,在國內戰爭時候,這個軍旗還是挺有用的。
在四周嘈雜槍炮聲轟隆聽不到指揮員命令、在一片煙霧瀰漫眼睛看不清人影的戰場上,紅豔豔的軍旗確實能起到很好的指引方向的效果。
但在中國軍的軍旗手在淞滬戰場上,結果很慘。
日軍的火力實在是過於稠密,幾乎所有的軍旗手,沒衝出幾步,就被打死了,甚至連旗杆都會被打斷。
沒有辦法,其他計程車兵也拿起掉在地上的軍旗,繼續向前,結果可想而知,又是被亂彈打死。
有時候,一面軍旗到達既定位置,要死上很多的執旗手,這種犧牲,實在是太無謂了。
反觀日軍,他們也有軍旗,但很多情況下是一種榮譽的象徵,已經很少拿來做方向指引的工作了。
日軍的方向指引,遠處更多的是靠訊號彈,近處一般是靠士兵的小組指揮,一般是一個班的軍曹或是小組長,來跟據作戰命令和任務,來指揮小組方向和路線。
這個得要指揮的小組長具備一定的地圖地形分辨能力,還有方向的辨別能力,更多的戰場閱讀能力。
單兵對作戰任務的理解能力,以及執行的力度等,也就是單兵素質的一種,所以,在日軍單兵素養普遍較高的前提下,這麼做,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