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輜重隊不行,那就搞小的吧,小的也不好搞,就算是日軍運輸大隊裡的騾馬小隊,也配備了輕重機槍,有的甚至還變態地裝備了迫擊炮。
想想就可以理解了,主力部隊打仗時候,任何一方都是非常重視後勤的保障,後勤不能保障到位,沒打兩下子,彈藥供應不上,糧食供應不上,那這個仗還能打嗎。
所以,後勤很重要,同樣補給線也很重要,辛苦籌備來的糧彈,輕易被人給截了,豈不是白搞一番了。
所以,說起來,啥事都不容易,一環扣一環,沒有一環是簡單好對付的。
不過,啥事都有困難,不能一見到困難就不幹了,那抗戰還能繼續打下去嗎,現階段,沒有比抗張更難的事了。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牛牯不斷派出去的偵察人員回來彙報的情報顯示,從滁州到明光河上的池河鎮這一段路上,現在已經有鬼子的運輸小隊開始麻痺大意了。
或許是運輸任務繁重,或許是一直沒有人來襲擊,所以這個鬼子的運輸小隊,開始輕裝疾進了。
以前必須攜帶的重機槍,改成了輕機槍,以前必須要有五十多人保護人員的,現在只有兩個班組大概也就三十多人。
但運輸小隊的物資一點也沒有減少,還是有三十多頭大騾子來拉著十多輛橡膠輪胎的大車,還有二十多頭騾子駝東西。
除了三十多個人保護人員,還有六十多個運輸人員,負責騾子和趕車的,這些人,雖然也穿著日軍軍服,但身上幾乎沒有什麼武器,只揹著條輕便的馬槍來防身。
機會來了。
但一問偵察人員,鬼子運輸小隊的運輸時間候,牛牯剛剛漲起來的興奮,又蔫了下去。
人家運輸小隊只是在池河鎮這個小中轉站上運輸物資到周邊各個陣地去,不是從滁州到池河。
滁州到池河有五十多公里上百華里路,單靠騾馬來運輸,運一次得要十多個小時,根本支撐不了前線彈藥的戰鬥需求。
由於制空權在日軍手裡,他們可以在白天大搖大擺地使用公路運輸,五十多公里路,鬼子用大卡車,只需要二個小時就可以運達,一天可以運二三趟,比騾馬好用多了。
而物資運到了池河,由於道路問題,比如路窄或是路短,有時候還要上山下水的,用不上笨重的大卡車,只能使用騾馬小隊來運輸了。
所以鬼子從池河到藕塘、拂曉、甚至是管店等地方的,都用騾馬小隊運輸彈藥物資。這些地方,離池河走路也就三個小時左右。
而且這三個小時左右的路程中間,幾乎都有日軍的陣地,所以,人家騾馬小隊幾乎用不上運輸隊的保護人員。
當然,事情並不是這麼沒有機會了,這裡面還有一個可乘之機,那就是鬼子的騾馬小隊不太敢在大白天來運輸。
為啥?因為沿著明光河的對岸,也就是西岸,有中國的軍隊31軍,人家可是一個軍,自然就有炮了。
這個時候中國軍隊的軍級單位裡雖然有大炮,但由於沒有制空權,還有是打炮射程口徑均輸於日軍,所以一些打炮都不敢拉出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