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環者,是三營七連何懼之”
隨著報靶員的大聲的宣佈下,三營的方針頓時像開水一樣,激烈地沸騰了起來,我們贏了!我們贏了!
三狗也激動得和大夥一起站了起來,一起跳了起來。
何懼之是秀才的正名,在老七連,平時沒有人喊他的正名,喊秀才喊習慣了,突然喊他何懼之,不管是喊的人還是秀才自己,都會有怪怪的感覺。
就好像自己小時候,被父母一直喊著乳名長大,突然有一天,父母對自己稱呼正名了,會很不習慣,要很久才能適應下來。
現在的何懼之這個名字,對於老七連來說,沒有任何的違和感,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激動人心,何懼之,狗日的,我太他女馬的愛你了。
警衛連的小夥子們,雖然很失望,但也不失風度地全體站起來,為秀才鼓掌慶祝,同時也高喊著賈金標,為他加油。
接受著全團幾千人的歡呼,這樣的盛況,很多人就是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待遇,秀才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來,臉也因為激動得微微發紅。
儘管剛才已經知道了自己是第一了,也沒有如此的激動,因為只剩最後兩個人的靶數沒有報出來,聽到另外一個是395環,自己是最後一個的,是396環,自然是第一了。
畢竟在全團人歡呼甚至是崇拜的面前,以前那個失意的秀才,那個鬱郁不得志的秀才,終於找回了自己,找到了自己,拿到了那屬於自己的榮耀。
三狗更是激動,組織七連一百多號人,高舉拳頭,以整齊劃一的吼聲,吼出秀才的大名:“何懼之!何懼之!何懼之!”
每吼出一聲,就高舉一次拳頭,這種氣勢,如排山倒海之勢,撲面而來,迅速感染了全團的人,張靈武團長也深受鼓舞,也舉起拳頭,跟著節奏,高喊著秀才的大名。
看到團長都在喊著,全團人也跟著一起喊了起來,幾千人整齊劃一的吼聲,足以震動操場,震撼人心。
何懼之,人生只要不斷地拼搏,有何懼之?何以懼之?再小的人物,即使如同螞蟻一樣渺小,只要堅持和拼命,也會拼出一片天地出來。
所以,面對生活的苦難和不公,只要你不懼,就無人能敵,就無所不敵;只要你不怕,就會勇往直前,就會到達你想要到的地方。
“秀才,恭喜你,我為你高興,也為你驕傲!”
三狗在心裡默默唸著,自從當年進入牛牯的挑夫隊後,三狗就和秀才很投緣,兩人經常在一起,三狗很瞭解秀才,知道他的絕望他的痛。
那時的三狗,同樣是個無助的少年,甚至是絕望之後殘留一點希望的茫然之人,兩人相互依靠和鼓勵,才走出那片黑暗的天地。
後來三狗進入軍校,秀才再次和命運失之交臂,三狗都不知道怎麼安慰他,只能交給時間,讓時間去治癒他多重的傷痛。
三狗軍校畢業出來後,和秀才和挑夫隊的兄弟們,在牛牯的帶領下,一起衝進了烽火連天的淞滬會戰中去。
一起面對生和死,一起面對苦和難,這種一起並肩作戰的信任和情誼,再一步地加強了大家的感情,雖然不是同胞兄弟,但親過了同胞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