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走大路不用躲開厘卡,比較順利;沒一會就到了六石塢,一鼓作氣上了百步嶺,就馬上可以近距離的看到了六石巖了。
六石巖在當地很出名,是六個大石頭山,每個都有好幾十米高,最高的那個叫雞冠石,在三狗老家那裡都能看到,遠遠望去,像個大雞冠一樣。
傳說是很久以前,有個神仙,趕著六頭豬去別地,黎明時分,經過這裡時候,當地的一隻大雞公突然高聲啼鳴,那六頭豬估計也走累了,就賴著不走了,神仙一生氣,就把它們全點化成大石頭,變成了現在的六石巖。
傳說歸傳說,但有件事倒是真的,明朝有個廣信(上饒)知府,到六石巖遊玩,途徑雙山嶺時,一時興起,出一上聯:“出雙山,望六石,六石磊磊”;至今無人對出合適的下聯,成為千古絕對。
“出”字上下分成兩個山,成雙山,六石,疊在一起就是“磊磊”,真是厲害,怪不得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能匹配的下聯。
這個三狗小時候就知道了,當年村裡的私塾王老先生,還專門出了這個上聯給大家對,當然,大家肯定是對的一塌糊塗,王老先生也不怪大家,他自己說不定現在還在絞盡腦汁對下聯呢。
也就是秀才和三狗這樣的讀書人,才會在這麼繁重的挑夫路上,搭邊(順著)遊山玩水,其實也沒有遊山玩水的時間,只是路過這些風景而已。
但是,仁者愛山,智者樂水;路過時候,有份欣賞風景的心情就足夠了,遠遠的望一眼,體會這裡面的感覺,並不需要一定要親歷走進風景裡去,有時候反而有“身在此山中,不是真面目”的感覺了。
也不怪乎其他人的做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想法,不必全而概之;正如大夥挑擔趕路時候,不時說上點葷笑話,博得大夥一笑,輕鬆一下,舒緩一下,也無可厚非。
你看,才剛過六石巖,還沒到六石坑(大山最裡面的一個村莊),蘿蔔就遠遠發現溪水邊有幾個姑娘在洗衣服,這貨開口就來,衝著那幾個姑娘,唱起來本地的山歌:
竹葉青來水也清,親哥小妹感情深;
親哥好比竹葉翠,小妹心比水更清;
青青竹葉水中映,親哥小妹心貼心;
親哥小妹配成雙,美滿姻緣多稱心。
……
這個花心蘿蔔見人家姑娘不理他,他也沒事,又接著唱:
裡塘水清外塘蓮,蓮葉青青水上眠;
一朵蓮花開眼前,心中喜歡欲採蓮;
採得一朵滿身香,採蓮要採並蒂蓮。
有個女子見蘿蔔無休無止的,氣不過,也唱起了山歌回敬蘿蔔:
過路君子莫戲言,走你大路賺你錢;
王字出頭各有主,莫貪別人門前蓮;
石板栽花花無根,萍水相逢怎採蓮。
哇,蘿蔔遇到對手了,大夥開心地取笑蘿蔔,說,蘿蔔,你不是很厲害的嗎,要輸囉。蘿蔔不甘心,高聲再來一曲;
十八姐姐笑嘻嘻,不要笑我穿破衣;
過了三年風水轉,你要跟我成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