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抗戰後期,三狗他們這批同學有一些能活下來的、成長為中高階指揮官的,才有機會實現這種防禦和進攻的戰術。
進攻的戰術老黑在以後會講,能做出怎樣的盾,就能造出破解的矛,以後的秦遠山在36師就有機會使用了,比如在遠征軍時候,他參與了松山攻堅戰中,就用到這些先進的破防禦戰術。
而三狗,就在之後的淞滬會戰裡,就初步應用到小型單個的陣地防禦戰術,雖然對整個戰局沒有影響,但總算在那個血肉磨坊的地方,能帶著一幫兄弟們活下來,已屬很成功了。
只是,在老黑眼裡,軍方的高層太固執了,如果早一點採取他的大縱深防禦體系理論,在上海到南京的江南水鄉和丘陵地帶之間,構築連綿幾百裡的縱深防禦陣地。
並逐步退守,逐級消耗,把強大的日軍引入到大縱深的、錯綜複雜的、多個防禦陣地互相組成的防禦大體系裡,即使打不死,拖也要拖死日軍,最後擊退日軍並不是沒有可能。
只是這些,在我們讀者們這個時代看來,屬於馬後炮了,但對於當時,老黑確實是個很有水平的戰術專家,可惜就是懷才不遇。
在抗戰中期,因為老黑的建議,給後來的薛粵將軍帶來了靈感,也帶來了薛將軍其軍事生涯的最巔峰之作。
薛將軍指揮的,三狗參與的萬家嶺大捷;還有幾次長沙會戰的成功,號稱“天爐戰法”,與老黑的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馬後炮也是有威力的。
……
因為要講到防禦陣地的火力配備和配合保護的課程,身為總教官兼戰術教官的老黑,又叫來槍械教官李振雄,穿插著兵器學的教學。
兵器,顧名思義,即武器。
作為步兵,最常見的武器是步槍,屬於步兵的標配,步槍在入伍生教育那個階段,已經很詳細的講解過來,大家也訓練過拆裝擦拭槍支,射擊和拼刺等。
除了步槍,還有是手槍,作為三狗他們經過考核進入分科學習的二年級生,畢業後最少是個少尉,算是最低階別的軍官了,如果是戰鬥部隊,是需要配手槍的。
手槍,首先是一種近身的自衛武器(大部分為50米的有效射程),或是最後搏命的武器,也是身份的一種象徵,因為普通計程車兵是沒有手槍配發的。
在下級軍官手裡,手槍也是指揮時候的一種工具,類似指揮棒什麼的,在離敵四五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陣地戰時候,手槍的殺敵功能幾乎沒有,只是擺設。
注:影視劇裡,有很多鏡頭,陣地戰中,那些手拿著手槍駁殼槍什麼的軍官或主角,與士兵一起,和拿著步槍機槍的敵人對射,而且還一槍一個的打死敵人,非常的拉風。
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不合理性,首先手槍的有效射程50米,而步槍達到400米以外,怎麼對射?除非是遭遇戰、塹壕戰、近戰等,才會用到手槍。
正常的對攻戰,步兵一旦運動或衝鋒到接敵50米區域內,幾乎馬上要開扔手榴彈了,手榴彈這東西,不需要精準瞄準,一扔一炸一大片,誰還用單發步槍來打移動的目標?除非有衝鋒槍機槍等連發武器的步兵。
扔了手榴彈後,差不多就面對面了,馬上得上刺刀進行拼刺了,誰還有閒工夫進行壓子彈、瞄準、擊發,等你磨磨蹭蹭的這些動作還沒做完,早就被敵人一個刺刀刺成對穿了。
在陣地戰對攻戰時候,拿手槍和步槍對射,這人不是腦子有問題,就是不瞭解手槍的效能(一個佩帶手槍的軍人,連手槍的效能都不知道,可能嗎?),要麼就是膽子小,開槍給自己壯膽的。
就好比在古代,你拿著一把一尺來長的短劍,和人家拿著兩米長的長槍來對刺,別人刺了無數槍,都刺不到刺不死你,你一尺長的短劍,卻劍劍殺死人,難不成你有超能力,或是內功超凡,用劍氣殺人?
現代的影視劇裡,一個軍人,在超出敵人三四百米的陣地戰中,拿個手槍,把敵人一個個點名射殺,只能解釋為有超能力了,可以用“槍氣”殺人了。
……
在高階軍官手裡,手槍更多是自裁(自殺)的工具,高階軍官已經不需要上陣廝殺了,自衛也基本用不上,因為配備有警衛員。
為什麼是自裁工具?因為高階軍官屬於某一支部隊的靈魂人物之一,代表著這支部隊的榮譽和象徵,如果都要高階軍官來動用手槍,情況已經是非常危急了。
最後的關鍵時刻,寧願死在自己的手槍底下,也不願被敵人俘虜,那不但但是自己最大的恥辱,也是自己部隊最大的恥辱,也是軍界的恥辱。
軍人的榮譽、高階軍官的榮譽、部隊的榮譽,很多時候高於一切,甚至高於自己的性命,所以,要給高階軍官配備自裁的手槍,以備不需。
類似的,黃埔軍校畢業的軍官,都會有一把校長贈送的短劍,叫“中正劍”,也叫“成仁劍”,有軍官用此劍在戰場上自殺的,後來也稱之為“軍人魂”。
抗戰時候,很多士兵最後會給自己留一個的手榴彈或是子彈,稱之為“自盡彈”,那高階軍官的手槍可以稱之為“榮譽槍”。
當然,這很多時候,只是一廂情願的規定或想法,在抗戰中,自殺的高階軍官少之又少,投敵的高階軍官倒是多之又多。
士兵自殺的也不多,倒是和下級軍官一起戰死的很多,高階軍官也有一些戰死不退的,相對來說,很少。
……
在軍隊裡配帶的手槍以前有很多種,軍閥時代各自為政,武器採購也是五花八門,單是手槍的進口就非常多種。
比較常見的有:德制毛瑟1896、1910、1914、1934式,比利時勃朗寧1900、1910、1922式,勃朗寧強力型,西班牙阿斯特拉1921式,美製柯爾特1903、1911、1917式,美製薩維奇1907、1917式等。
仿製的有漢陽造仿法制盧比手槍,32號左輪槍(仿美製.32的槍),仿美製.38的槍,仿勃朗寧1900式等,還有一些軍閥兵工廠仿製不知道是哪裡或是不知名的手槍。
自己土造的也很多,很多都說不上名字,大部分效能很差,比如獨撅手槍,只能打一槍後掰開壓子彈的老槍,無膛線屬滑膛槍,還經常瞎火打不響;此類手槍,農民武裝用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