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這詔書剛剛出去,不需要等兵馬集結嗎?”次日一早,葉昭召集眾將議事,這段時間,管亥、方悅相繼傷好歸來,讓葉昭身邊的人手一下子多了不少,不過聽聞葉昭準備對付龔都等人的時候,邱遲等人還是有些驚訝。
駐守在上蔡的是龔都,勢力不可小覷,更何況葛陵還有劉闢、何儀加起來十萬之眾在側,此時葉昭只是剛剛得到朝廷的升任,兵馬還未曾招齊,此時要對龔都用兵實在太過倉促了些。
“你道我為何要將丁儀攆來這裡?”葉昭聞言搖頭笑道:“這龔都、劉闢與何儀並非一心,其部眾又皆是烏合之眾,若只是龔都火勢劉闢,還不好對付,但此刻三方匯聚,看似兵多,實則相互防範掣肘,稍加挑撥,便可叫他不攻自破。”
葉昭之前已經派人在劉闢和龔都軍中散播流言,如今流言也散步的差不多,也是時候該收網了。
“那主公準備何時用兵?”邱遲等人看向葉昭。
“暫不動兵,典韋、丁力,你二人率親衛隨我出城一趟。”葉昭擺了擺手道。
“喏!”典韋、丁力二人答應一聲,前去點兵。
葉昭讓方悅接手定穎防務,帶著邱遲匯合了典韋、丁力等人之後,往城外走去。
“讓你二人注意杜遠此人,近日可有收穫?”離開定穎之後,葉昭將邱遲和丁力叫到身邊詢問道。
杜遠是當初招募廖化時候招來的附帶品,雖然當時廖化身邊也還有另外幾個黃巾將領,但要說能力的話,這杜遠算是比較出眾的,一手武藝相當不錯,能跟丁力戰三五十合不落敗像,但葉昭總覺得此人有些過於油滑,不像廖化那般有著自己的理想和目的,一身不錯的武藝,但行事卻有些趨炎附勢,在廖化投降的時候還是一副不甘的樣子,但真的投降過來之後,對葉昭卻是畢恭畢敬甚至有些諂媚,讓葉昭有些不喜。
當然,若只是如此的話,葉昭也不會在意,他不會根據個人喜好去評價一個人,君子、小人都有他的用處,只是看使用的人如何去駕馭而已。
真正讓葉昭起疑的,還是在長社時,杜遠曾暗中放跑了不少黃巾將領,他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葉昭最擅長的就是把控全域性,對各處可能出現的戰況進行評估,而不是去監察每一個人,哪裡的資料出了問題,自然會引起葉昭的疑心。
這也是葉昭讓廖化潛入波才軍中卻沒讓廖化帶上杜遠的原因,這人一不小心,可能壞事,如果對手是名將或是曹操、孫堅之流的潛力型人物,就算敗了,葉昭也不會有任何不爽,但若是因為一個小人物在黃巾軍手中吃癟的話,對葉昭來說,絕對是個汙點。
“無甚異常,只是喜歡打探一些訊息,主公出兵之後,曾數次向人打探主公去向。”丁力想了想,對著葉昭道,他是看不出什麼,只是覺得杜遠對葉昭的動向有些過於關心了。
邱遲也搖了搖頭,他雖然覺得杜遠有些可疑,但能說的,也就是說丁力說的這些,此時看向葉昭道:“主公可是懷疑此人暗通黃巾?”
葉昭搖了搖頭,沒有證據,這還真不好說,但他還真希望杜遠跟黃巾軍有聯絡,那樣一來,以後能用到的地方就多了。
一行人策馬繞過上蔡,徑直去了葛陵,自然不可能入城,只是讓一名親衛混入城外的何儀軍中找人,至於葉昭則帶人在離城二十里外,找了一處隱蔽之所休息。
邱遲等人並不知道葉昭要找何人,不過也沒多問,該告訴他們的時候,葉昭自然會說。
……
黃劭尋了個由頭帶了兩名親信悄悄地離開了何儀的大營,黃巾軍軍紀本就鬆散,而且黃劭如今雖然沒了兵馬,但終究是頭目,想要離開不難。
心中著實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自己此舉是對是錯,但隨著太平教聲勢日盛,黃劭卻已經隱隱感覺到繼續跟著太平教走下去,怕是不會有未來的。
黃劭算是半個讀書人,之所以說是半個,蓋因出身所致,他連寒門都算不上,自小跟著道士在道觀裡,也識得字,所以算是讀書人,但除了一些道觀裡面收藏為數不多的道家典籍之外,他沒有讀過其他任何書籍。
後來太平教興盛起來,黃劭所在的道觀破敗,索性加入了太平教,這幾年來,倒是多了一些接觸書籍的機會。
太平教的起事黃劭事先是不知道的,不過他身上已經打上了太平教的印記,想要擺脫可不容易,稀裡糊塗的,就成了頭目,後來在汝南一帶佔據了城池後,黃劭從一些家族中得來了不少書籍,被他視若珍寶。
不過讀的越多,黃劭這心裡就越是發慌,太平教如今雖然聲勢滔天,但黃劭身在其中,將如今的太平教跟歷史一一對照,卻發現太平教具備了一切失敗的因素。
統屬不明,內部結構混亂,派系林立甚至內部成員相互勾心鬥角,加上教中的上位者,幾乎大多數都是一些鼠目寸光之輩,雖然如今太平教聲勢滔天,但如果拿歷史來對照的話,這基本是一個失敗起義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