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決定出兵關中,那接下來便是如何出兵的問題了。
曹操攻滅劉備之後,實際上跟葉昭算是全面接壤了,雙方以太行山以及洛陽一帶為界限分開,能用兵的地方其實很多,比如說雁門、河東都可以出兵,但曹操顯然也已經考慮到這些,在代郡、河內一帶佈置下重兵,更是讓曹仁鎮守河內,大將李典鎮守代郡,這兩處地方,山多,路拐,要攻破很難。
當然,也可以繞道烏桓山,走漁陽一帶,不過那樣一來,這一支兵馬就成了孤軍,後勤跟不上,哪怕葉昭如今在軍隊的質量和裝備上優於曹操,也不敢犯這種兵家大忌。
“所以,臣以為主公可以借重建洛陽之名,遣人佔據洛陽,而後奪取虎牢、伊闕、旋門、軒轅以及孟津五關。”郭嘉笑道:“若得洛陽,則曹操必然會在這五關之地做文章。”
在袁紹還沒有遭受大敗之前,洛陽處於葉昭、袁紹、曹操三大勢力之間,為避免進一步衝突,在沒有決定交手之前,無論葉昭還是曹操、袁紹都默契的將函谷關視為緩衝帶,沒人去佔據。
但如今袁紹敗亡,曹操雄踞河/北、中原之地,葉昭跟曹操這北方兩大霸主之間交手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誰佔據洛陽,誰便能取得先手。
“我亦有此意,只是誰來攬這重建洛陽之任?”葉昭笑道,這本就是他們之前擬定的策略,洛陽乃南北東西樞紐之地,往東能征討曹操,往南可以南下荊州,對葉昭來說,這是征戰天下的跳板。
“丞相,末將願往!”關羽大步踏出,拱手道。
“主公,末將定能鎮守洛陽,不被曹賊攻破!”張遼踏前一步,洪聲道。
緊跟著,趙雲、華雄、張繡、馬超、魏延紛紛請戰,希望能攬下這個任務。
葉昭看著最先站出來的關羽,心中一嘆,他自然知道關羽如此急切是為什麼,曹操覆滅劉備,雖然劉備沒死,但半生心血毀於一旦,關羽多少還念些結義之情,是以此刻請命,多少有幫劉備出氣的意思。
不過關羽在葉昭心中是最不適合的,私人感情太重,正想從其餘將領中選一個,卻見堂下一人出列,躬身道:“丞相,臣願出戰,請丞相恩准。”
此人一出,頓時所有人都閉嘴了,十六歲的葉徵不卑不亢的站在堂下,對著葉昭躬身做禮,神色肅穆。
眾將息聲,倒不是因為葉徵的身份,畢竟洛陽對葉昭來說事關重大,沒有足夠的本事,去了只會壞事,要知道在洛陽要面對的可是曹操,而且一旦伊闕關佔據,呂布也很有可能從南陽、潁川出兵,沒有足夠的能力,可鎮守不住。
但葉徵的能力,十三歲便被葉昭打發去參軍,從小卒做起,兩年的時間裡,差點就做到都尉,然後出任縣令,一開始只是在長安周邊,治理地方頗有一套,西域戰亂,葉徵和他的幾個小夥伴便被葉昭派到伊吾去做縣令。
漢民被屠盡,四周都是大戰,隨時可能面對車師國進攻的情況下,葉徵竟是一點點聚攏人心,在不到一月的時間裡,重新將移支、宜禾、柳中收回,而且臨時募兵,憑著四縣之地拉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在征戰車師後部之時,率軍奇襲金滿城,無論政治能力還是軍事能力都相當出彩,而且帳下郝昭、王雙、郭淮也頗有能力,在西域時立下不少戰功,西域之戰以後,三人憑軍功被封為校尉,而葉徵則是在戰後被直接提拔為西州太守。
當時葉徵可是更名去的,在關羽接見葉徵之前,可都不知道葉徵的身份,直到見面後才認出葉徵,當時可把關羽給嚇壞了。
葉徵這一路成長起來,完全都是在沒有接受葉昭的任何幫助下立下的功勞,無論文治、武功,活脫脫就是當年葉昭的翻版。
葉昭也是十六歲出仕,以馬城之地攪動風雲,唯一的一點,恐怕就是葉徵比葉昭幸運,當時葉昭的情況,可是有功都不能升,關係、錢都要用到位,才有晉升的機會,而葉徵雖然隱姓埋名,下面的官員也少有見過葉徵的,但葉昭麾下吏治清明,有功必賞,葉徵才能用這樣的方法證實自己。
之後西域穩定,葉徵便在關羽、趙雲等人的力挺之下,回朝做官,擔任五官中郎將之職,號召、郭淮、王雙也跟著葉徵一起回來。
“葉徵!”看著自己的兒子,葉昭若說沒有一點自豪那是假的,畢竟葉徵今時今日能得群臣認可,憑的都是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對於任何一個父親來說,沒什麼比自家兒子爭氣更自豪的了,不過在這相府議事廳裡,葉昭絕不會給葉徵絲毫優待,只是看著他,淡漠道:“你不過一黃口小兒,雲長、子龍、文遠、孟起皆乃沙場宿將,你認為自己能比他們做到更好?”
葉徵搖了搖頭道:“臣自不敢與諸位將軍相比,然臣卻有諸位將軍所沒有的優勢。”
“哦?”葉昭樂了:“說來聽聽。”
別說葉昭,廳中文武也都好奇的看向葉徵,不知道他會如何來說服葉昭,十一歲時就被葉昭丟到競技場與俘虜廝殺,十三歲不到便被扔進軍營裡,十五歲剛出來沒多久又被派去出任縣令,甚至丟到西域戰場,葉昭對這個兒子的嚴苛,只是聽著,旁人都感覺揪心,若非葉徵跟葉昭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都快懷疑這是不是親生的了。
“曹操不知我葉徵!”葉徵朗聲道。
“你就想跟我說這個?”葉昭心中一動,卻是明白了葉徵的想法,不過從廳中不少文武臉上的笑意來看,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葉徵的意思,微笑道:“孟德是何等人物?不知你這小兒,有何奇怪?”
“諸位將軍,皆是久經沙場,殺敵無數,戰功赫赫,威震環宇,但諸位將軍行事風格,帶兵手段恐怕早已為世人所熟知。”葉徵侃侃而談道:“曹操能得丞相認可,定有其不凡之處,而其麾下,也皆是英傑,若讓諸位將軍去鎮守,難免會被敵人針對諸位將軍性格佈局,但曹操不止我,我卻知其麾下眾將,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以,臣以為,臣可以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