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著武士夢,肩負著祖上的榮光。
河上彌彥宛如一支離弦之箭,迅猛的衝向了李雲龍。
殺得正歡的李雲龍,也是被突如其來的大喝嚇了一跳,轉頭看去,看到河上彌彥迅猛無比的向著自己所在的方向衝了過來。
他正欲揮刀迎敵,卻不成想,始終跟在他身邊的警衛員,立時之間開了槍。
突突突!!!
警衛員快速的短點射,三發子彈便穿透了河上彌彥的胸膛。
河上彌彥高舉著手中的武士刀,眼中充斥著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死死的盯著李雲龍,然而李雲龍的眼神,卻是無比的淡漠。
他的眼裡滿滿都是不甘和憤怒。
但任憑他如何的不甘,如何的憤怒,也是無濟於事。
三槍精準的命中心臟,他沒有活下來的可能。
恍然間,他再也支撐不住了,他視若珍寶的武士刀落在了地面之上,身子也是一同倒了下去。
在彌留之際,李雲龍甚至於都沒有看他一眼,他的同伴同樣是沒有多看他一眼。
就這樣,他靜靜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首次參戰,等待了這麼久,也準備了這麼久,卻被敵人瞬間秒殺。
河上彌彥不明白,自己這麼多年的辛苦準備和付出,到底……算得了什麼?
……
如果是往日,在白刃戰之中開槍,李雲龍是斷然不會樂意的。
在他看來,白刃戰就是白刃戰,開槍太不講武德了。
但跟隨著劉文鋒這麼久,劉文鋒那一套厚顏無恥的理論,也是將李雲龍說服了。
戰場搏殺,只要能殺敵,管你用什麼方法!
和鬼子講什麼狗屁的武德?
故而351旅在白刃戰之中,向來就講究一個不擇手段。
手段頻出,外加武器裝備,戰鬥素養和身體素質都全方面超越鬼子。
這場白刃戰的結果,已然無需多言。
嶧城城北外的空地上,頃刻之間便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在城北的殲滅戰打響之後,板垣看出了劉文鋒打的算盤。
第三、第四獨立混成旅團,從東西兩座城門入城,快速向著南城方向馳援。
得知日軍趕赴南城增援,劉文鋒立刻下令,南城守軍退入城中,收縮防線,做好和日軍打巷戰的準備。
板垣所部,成功入城,並且佔據了嶧城的三分之一。
板垣也並未立刻下令向著城中推進,而是讓部隊休整。
很快,他本人也是到了嶧城之中,登上了已然被轟塌的城牆廢墟,登高遠望,觀察著嶧城的內部的情況。
儘管他們的手裡有著嶧城的平面圖,但並不算是太細緻。
而板垣,向來都是一個謹慎的人。
攻打晉省,他都提前十幾年就在佈局做準備了,他的城府和心機,可想而知。
儘管自開戰以來,連續的勝利,讓他變得有些驕縱,但從徐洲會戰打起來之後,他連連受挫,讓他再次變得謹小慎微了起來。
從他最開始攻打嶧城,便不難看出,他確實是謹慎了很多。
否則的話,面對一個僅僅只有八千人的龍國旅級作戰單位,他也不至於調集了兩個師團之後,方才敢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