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把兵車改為乘車,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戰正急,怎能效法呢?
6.過去,馬放南山陽坡,牛息桃林蔭下,是因為天下已轉入昇平年代。現今激戰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
7.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給六國後人,則將士謀臣各歸其主,無人隨劉邦爭奪天下。
8.楚軍強大,六國軟弱必然屈服,怎麼能向陛下稱臣呢?】
【有沒有發現,張良這一通分析,和他先前請立韓王,費盡心思想要複興韓國的想法已然不同了,這樣的思想認知,顯然已是一個質的飛躍了,並且這在我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也佔有重要的一頁,甚至被明人李贄贊嘆為“快論”。】
【張良看得到古今時移勢異,因而得出絕不能照抄照搬“古聖先賢”之法的結論。
尤其重要的是,張良認為封土賜爵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獎掖手段,賞賜給戰爭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勵天下將士追隨漢王,能使得分封成為一種維系將士之心的重要措施,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還靠什麼激勵將士從而取得勝利呢。】
【所以張良這一番鞭闢入裡的分析,直接使得劉邦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大罵了酈食其之後,立即銷毀了已刻完的六國印璽。】
嘖。
項梁忍不住陰暗的想,怎麼就不聽那酈食其的呢。
而且又是張良,又是這張良......
此時項梁的腦迴路不由得和嬴政稍微對上了,他也越發對這張良好奇起來,此等人物,實在是想要見上一面。
可以眼下的境況來看,他們想要找到張良,怕是難上加難。
畢竟自身都可能難保了,更何況還要分出精力來找人。
而最有可能見到張良的地方,沒準是......
想到這裡,項梁不由得將目光投向鹹陽的方位。
鹹陽啊......
如果說誰有能力最快找到張良,怕也只有鹹陽那邊了。
就算張良先和什麼人遇到,怕是也躲不過鹹陽的搜查。
畢竟這一次有天幕在。
【劉邦靠著張良躲過了這一次危機,第二次危機就是劉邦終於還是撐不住,準備議和了。】
【不過我們先前也說了,這一次的危機靠謀士陳平的反間計給解決了,不僅如此,還把項羽那邊的範增給間接氣走了,“可喜可賀”,而且不得不說一句,這陳平原先和韓信一樣,可都在項羽的帳下待過,而且做得還不錯,比韓信也更受重視。】
【甚至項羽分封天下後,陳平還被封了爵位,繼續留在項羽身邊幫其主抓軍情工作。】
【可惜的是,劉邦在還定三秦之戰後東徵項羽,殷王司馬卬背楚降漢,項羽封陳平為信武君,陳平率魏王咎留在楚國的賓客去攻打司馬卬而還,可結果陳平剛走不久,劉邦東徵,攻下殷地,司馬卬又倒戈了,搞得項羽震怒,遷怒於陳平為首的,平定殷地的將士官吏,打算把他們全殺了,於是陳平害怕遭到誅殺,就掛印封金,偷偷溜走了,最終投向了劉邦那邊。】
【嗯,所以說,項羽又親自遞了一把刀給劉邦那邊,真是好人啊。】
【有時候自己結的果,總會在不經意間成為迴旋鏢紮中自己,這又能找誰說理去啊。】
迴旋鏢。
這個詞太形象了。
項梁不知道他侄子有沒有被紮中,反正他自己是感覺被紮中了。
一而再,再而三出現這種情況,他已然無話可說。
大概在別人看來,他們怕不是成了個樂子了。
不過有部分人的注意力並沒有全都放在項羽這裡,或者說只是一部分,因為他們先前捕捉到了一個詞——
“明人”?!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