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殺豬是一件特別重大的事。
尤其水清家。
去年是用大米換菇子,今年水災大米不可能了,但變成豬肉換菇子。
三四斤菇子換一斤豬肉,或者換雞蛋,他們自家之前的雞大多拿來換兔子回家養了,但多少也留過一兩隻在家孵小雞,開春孵出的小雞,經過大半年時間,現在也陸陸續續開窩生蛋了。
所以雞蛋雖然換,但換的少,留了不少菇子斤數記在賬上就是為了換豬肉!
豬肉可是葷,還是油水最多的葷菜!
幾片肥肉混合炒菜,菜和湯汁上面全是油花,吃有油水的食物有力氣。
聽到江河湖三人跑來村子通報明日他們家殺豬,讓大家想換豬肉的過來換,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不光是孩子歡呼,大人們也欣喜極了。
尤其是家裡負責做飯的婦人們,這挑土太費體力了,她們正糾結怎麼給一大家子人補身體,那邊水清家就決定殺豬,肯定是為他們著想。
她們今天在山上挖土可是聽大妮二妮五人說了,范進去府城買了驢車還買了豬板油給她們補油水,連下人都有豬板油補充油水,主家一家子能缺肉吃?
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是這樣想的。
翌日清早
老村長老態的雙眼一一掃過昨日累的腰都直不起來的幾個孩子,得知有肉吃個個喜笑顏開,悠悠嘆道:“幸好有進小子一家,不然今年還不知道苦成什麼樣子。”
村子裡其他人家不提,他們家得到的實惠最多。
家裡跟在進小子水清後面換大米種土豆,水患的時候也不用擔心吃食。
幾個孩子勤快,為人又忠厚,水清送老大的那一盆實在羊肉,讓在頂著暴雨挖排水溝的老大三人回家吃上了羊肉滋補,也讓一家人在暴雨最大的幾天吃的比過節還好。
這恩情,怎麼還......
王桂芬也想到兩人的好,笑道:“確實!遠的不說,今年吃的肉比往年都多!”
關鍵今年還遭了一道水災啊。外面吃不飽呢,他們竟然還吃上肉了,雖然沒幾次,但屬實非常難得了!
“嫂子,你準備這次換幾斤肉?”趙蘭湊上去,好奇問道。
家裡廚房的事都是嫂子做主,反正比她做的好,她等著吃就行。
其他人目光全看向王桂芬。
王桂芬遲疑的看向公爹。
撿菇子時,他們家連孩子都出動了,賬上存的還有不少,後面只要下雨還能撿了換,只不過換幾斤、肥多瘦少還是肥少瘦多是大事,她一個人拿主意怕不好。
“吃食的事你們妯娌三個拿主意就成。”老村長沒有任何意見。
王桂芬又看向兩個妯娌,兩個人一副‘你決定"的信任表情!
她們沒有婆母,也不弄什麼分食物制,反正有啥都大家一起吃,除了長林在書院時吃的好一點外,家裡好的壞的都一樣。
王桂芬帶著一家人的信任,來到水清家。
和上次一樣,豬肉案板前也排起了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