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朋友
5月初,幼兒園老師覺得可以讓時生從中班升到大班了。
時生雖然中午還是睡不著覺,但其他方面進步非常大:他現在很努力在參加每一次活動,不再獨自坐在座位上一坐就是6個小時;老師、小朋友們和他說話,他也會給予回應了,不再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迴避周圍的世界;吃幼兒園餐廳的飯時,飯量也漸漸變得正常了,雖然還是不及在家時吃得多,但不再只吃一兩口就放下筷子食不知味……
溫程每隔兩天就會去幼兒園看時生的監控,瞭解時生在幼兒園的狀態。時生的這些變化溫程自然看得出來,但溫程也明白,這些改變都是時生逼著自己做的,溫程很心疼,但無論溫程說什麼,時生都依然在堅持。畢竟時生太想早點讓自己變得有用,太想早點讓自己成為溫程的依靠。
“時生進幼兒園已經快6個月了。和大多數孩子們比,這樣的進步速度還是太慢了;但和進步緩慢的孩子們比,他的速度算是快的,進步幅度算是大的。如今他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節奏,趁現在給他換個更有自主氛圍的環境,他會有更大的進步空間,所以我們老師考慮,建議給他升到大班。順利的話,半年後滿6歲可以直接升入小學。”老師說。
溫程覺得老師的建議再好不過,但不知道時生願不願意:“謝謝老師,我問過他以後,給您答複。”
放學的時候,溫程在幼兒園門口問了時生升班的問題,並且提前說了預備半年後升小學的事,時生沒意見,於是溫程當場給了老師答複,時生就這樣升入了大班。
第二天時生就被老師帶到了大班的教室上課,中午也在大班的寢室午休。
正如老師說的,因為年齡稍大,心理也更成熟些,所以大班的氛圍比中班、小班更加自主、活潑、熱鬧,老師只佔用小部分時間統一帶孩子們學習、做活動,大部分時間留給孩子們自主安排。
在統一時段,時生喜歡稍顯安靜、有序的環境,討厭做活動。
在自主時段,時生則喜歡自由不受拘束、不用被安排做各種活動,討厭鬧哄哄的環境,因為總有些孩子時不時湊到他面前打招呼,經常他都不理,有的會因此走開,有的卻自顧自聊起來,比如說小胖。
小胖人如其名,是個胖乎乎的小子,有兩個半時生那麼胖,其他小朋友們嫌他身體不靈活,不願意跟他做遊戲,他也不惱,回回都去參加,又回回都被趕出來,時生也不知他這麼鍥而不捨是為了什麼。
自從時生來了,小胖在幼兒園又有了新的活動,那就是找時生嘮嗑,雖然每次時生都不理他,但他依然鍥而不捨,搞得時生很煩、很惱火。
“你是新升班的,我以前在餐廳見過你,你吃飯沒滋沒味兒的,看得我都沒食慾了。”每日例行被其他小朋友們趕出來以後,小胖站在時生凳子旁邊說。
時生在看他讓溫程給他買的雜志,耐著性子不理他。
“你在看什麼啊?怎麼有針頭,還有膠囊?”小胖顯得有些怕:“我感冒的時候我媽就帶我去診所,又打針又吃這種膠囊,還有一種片兒的,粘舌頭上特別苦!不過我最討厭的還是顆粒的,一袋黑乎乎的顆粒全泡成水,聞著就苦,每次喝我都想吐,可是我媽總是拿拖鞋逼我喝,不過喝了還真就好了。”
時生嘴角抽了抽,忍無可忍地扭過身背沖著他坐。
小胖並不氣餒,動也沒動繼續說:“你喝過什麼藥?你媽會逼你喝那些嗎?”
時生面無表情。
逼?
連薔只會把藥扔到他面前,不耐煩地說一句“愛喝不喝,不喝就等病死吧”,然後便不再理他。
不過他並不怎麼在意。
應該說,他沒有什麼在意的,直到在連薔的相簿裡看到她大學的班級畢業照,那裡有一個人,坐在第一排最邊上,名叫溫程。
他就是從那時起,有了突然而強烈地、毫無緣由地、不由自主想要去在意的人和事——溫程,以及怎樣能和溫程在一起。
這也是他唯一在意的人和事。
父母,他不會不管,但能讓他在意的人只有溫程。
小胖鍥而不捨地還想說點什麼,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子走了過來,從兜裡掏出了兩顆糖,給了時生和小胖一人一顆。
“新朋友你好,我叫姜夢涵,你叫我姜姜就行,我家裡人都這麼叫我。”姜姜的聲音甜而不膩,很好聽,“這是我哥哥給我的,我可喜歡吃了,分給你們吃。”
“謝謝你。”小胖說著接了過來。
時生沒接。
姜姜有點不解:“你為什麼不接呀?”
時生煩躁地扭回身,結果發現小胖和姜姜一左一右把自己包圍了。
姜姜還在鍥而不捨,簡直跟小胖有的一拼。
時生惱火地冷聲道:“你們兩個煩不煩?”
被冰冷的聲音和語氣一攻擊,姜姜的眼圈頓時紅了,但她忍著沒哭:“這是我哥哥讓我分給你們吃的……”
時生冷眼瞪過去:“憑什麼你們給的我就要接?”
姜姜被這連大人看了都害怕的眼神一瞪,徹底忍不住了,嚇得“啊哇”一聲就哭了出來,邊哭邊說:“我……我得聽話,不然哥……哥的病就不會好了……”
時生被姜姜的哭聲弄得越來越惱火,右邊一個愛哭鬼,左邊一個麻煩精,把他弄得煩得很,聲音不自覺越來越冰冷:“關我什麼事?”
姜姜瞪大了眼睛噎了一下,被這種無情卻有理的問題問得哭都哭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