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云:胡天八月即飛雪。那真是熱帶人民想象不出的幸福。安小琦望著天空,看著那根本不存在的鴻雁,抹了抹臉,把背後的揹簍又往上聳了一聳,接著往前走。
整個九月,都處在夏日的炎熱中,似乎把整個世界的熱量都集中釋放在這裡,讓人透不過氣。好容易捱到了十月,下了兩場雨,這才把短袖變了長袖,誰知沒過兩天,天氣回暖,夏天又得意洋洋的王者歸來,把猝不及防的人們曬了個昏頭轉向,炎熱再次統治了大地。
在重新響起的知了聲中,一支隊伍從山腰逶迤下來。這支隊伍不過五六個人,每個人背後都是一隻大揹簍,揹簍裡有捆好的土雞、大個的山土豆、焦黃的玉米,都裝得鼓鼓囊囊。隊伍當前是一個矮個子孩子,揹著與身高完全不成比例的大揹簍,把身形遮掩大半。從遠處看,就跟揹簍在自己行走似的,半夜咋一看見多半能把人嚇死。
跟隊伍裡青壯年一身清涼短打扮不同,前面還有一人,穿著農村人不常見的襯衣西褲,梳著背頭,臂彎裡夾著皮包,這是從縣裡來收購山貨的老闆。他倒是沒背揹簍,因此一邊走一邊還跟領頭那孩子搭話。
“小老闆,你看我也是常客了,下回來給我打個折撒?”
“王老闆你做大生意,何必跟我們摳這幾個錢嘛?再說我們這都是成本價,一樣的價格,我連趙老闆都沒賣,專門把雞留給你,這是金牌客戶才有的待遇。”揹著揹簍的孩子心不在焉的回答道,既客客氣氣,又滴水不漏。
眼看跟後面的隊伍拉開幾步距離,中年大背頭不甘心的小聲道:“嫩個嘛,一隻雞你給我少20塊,我單給你5塊,不,8塊回扣,反正是易老闆的生意,你划得來哦!”
小琦淺淺的笑了一下,沒說話,只管揹著揹簍走;後面的長舌三人組之老大耳朵尖,早聽見了,沒等到安小琦說話,他先揚著半啞的糙聲吼了起來:“王老闆,你莫做夢了!易老闆收了小老闆當乾兒子,以後這一盤生意都要交給小老闆的。你想挖他各人的錢,別個不得幹!”
“就是!”
“王老闆你想得美哦!”一行人全都發表意見。
王老闆作為江湖老油子,倒沒有半點被拆穿後的尷尬,反而跟著眾人一起嘻嘻哈哈:“試一下嘛,萬一小老闆心腸好,願意給我便宜點安?哈哈。”
又走了一陣,看安小琦還是隻管走路,王老闆又忍不住上來逗他:“小老闆,你把易老闆教給你的功夫傳給我,我每隻土雞給你加五十塊,怎麼樣?”
安小琦漫不經心的回頭,懶散的問:“你又曉得我會功夫了?”
“只要不是瞎子和弱智都看得出來撒!”王老闆向後麵人群一指,長舌三人組正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行走,此刻又被拉遠了幾步。這才回頭對著安小琦一笑:“剛才我們才稱過揹簍,一個揹簍重量至少六、七十斤,後面那幾條大漢都背起費力,一路下來走得一身大汗;你背的不比他們輕,走得最快不說,連汗都沒滴幾滴,就你這個身板個子,肯定會功夫撒!”
安小琦懶散的回頭繼續看前方,理也不理王老闆,聲音平和而生硬的回答:“我不會。”
“啷個會不會耶?肯定會撒!”長舌男之老大嘶啞的聲音再次響了起來,氣喘吁吁的發表意見:“我都聽見你喊易老闆師父了!”
“就是!”
“我也聽見了!”人民群眾的呼聲此起彼伏,不顧疲勞的表達自己的天賦權利。
安小琦牙齒咬得‘格格’作響,心頭暗恨:這個距離都聽見了,順風耳啊!這他孃的農家樂裡個個都身懷絕技!師父和食神大叔也就罷了;連打工的都這麼猛!長舌老大知道了,那麼三人組都知道了;三人組知道了,那全村也就知道了;全村知道了,那麼全縣…..這要推廣開來,回頭央視《身懷絕技》欄目組找過來可怎麼辦?
王老闆挑著眉毛看著他,用一種‘然而機智的王老闆早已看穿了一切’的表情,戲謔道:“小老闆,你還說你不會武功?”
小琦也只好雙手一攤:“我天生神力啊。”
“老實說,是不是…九陽神功?”
小琦輕靈的腳步登時一亂,一個趔趄好懸沒摔倒,嘴裡沒好氣道:“九陰真經!”
王老闆的大背頭向後一仰,面孔都紅了,激動道:“帶不帶總綱?”
沒想到這還是一武俠迷。作為金迷,安小琦倒是很能理解這種心態。可惜自己沒什麼好滿足他的,更不是真會什麼神功絕學,他自己都沒開始學功法呢!只好平心靜氣對王老闆道:“麻煩你冷靜一下,你說的那些我真不會,王老闆你要是想強身健體,歡迎來我們農家樂。吃上一段時間的綠色食品,呼吸無汙染的空氣,再加上合理的鍛鍊,保證你體質大好。”
王老闆將信將疑的看他一眼,面上的潮紅褪去,嘆了口氣:“生意丟不開啊。小老闆,你要是真會武功,我拿錢跟你換….”
接下來的一段路,成了兩位金迷的論壇,嘰嘰喳喳熱熱鬧鬧了一路。下了山,又搭了一小段摩托,最後才在一段不那麼狹窄的基坑路上,看到了王老闆的運貨車。
把幾百斤貨放進印著‘王老三柴火雞’的長安麵包車裡,王老闆也上了車。兩位金迷依依惜別,臨別時,王老闆再次提起‘打折’和‘九陽神功’兩個關鍵詞,再次被安小琦婉拒,這才戀戀不捨的去了,安小琦長出了一口氣。
迴轉農家樂山頂時已經是傍晚,這地方就這點不好——過於偏僻,交通不便。下山運點貨跟山地馬拉松似的,至少半天時間!生意要大發展簡直太艱難了,畢竟並非人人都是馬家軍。安小琦在心中暗暗鼓勁:等到自己當家作主,必定要修條路接通鎮上,到那時就輕鬆多了。
到山頂時正是吃飯的時候,大堂裡沒看見師父,食神大叔把大鍋飯先給長舌男幾位上了,四菜一湯,有葷有素,分量絕對管夠。雖然安小琦一再招呼,這幾位還是秉承老祖宗千百年留下的優良傳統,每個人捧起一隻搪瓷大海碗,或者說搪瓷小盆子,三下五除二把飯菜搶奪一空,心滿意足的走出門檻,在牆角水泥地排成一排坐下,埋頭唏哩呼嚕的大吃起來。
這時食神大叔也把屬於安小琦的小灶端出來,除了一道不知名的乳白色菜湯,其他全是肉菜,四大碟,安小琦正好也餓了,向食神大叔道了聲謝,也是大吃大吞起來。
“大叔,您的手藝簡直棒極了!以後不管誰告訴我‘唐牛才是食神’,我都不會信!這個偉大的稱號只屬於您!”
這馬屁拍得沒羞沒臊,捧得食神大叔合不攏嘴;酒足飯飽之後,安小琦百無聊賴的躺在椅子上打飽嗝,等著身體裡這股熱量沉澱,就見師父揹著手踱進了大堂。不及他行禮,就見師父朝他招手,示意他過去,他趕忙站起來追著師父出去。
一路上安小琦問了幾次去哪,師父只說跟著來。師徒二人便出了農家樂,一路向東行了一里,穿過一片樹林,來到山頂最頂峰。這裡沒什麼植物,只有一塊突出的巨大青石,在此承受風吹雨打多年。石面平整堅固,好比水泥地面一般,師徒二人邁步走到青石上。
站在青石上,便站在了這座山最高處,順著山形往下看去,是一片稀稀拉拉的樹木。數塊田畝鑲嵌其中,兩三座農家小院分佈在山腰;回頭望只見一片樹林,來時的農家樂只能看到頂部的天線。山頂的晚風極大,一陣陣呼呼大風呼嘯而過,吹得四周的樹木搖擺不定,遠處農院裡飄出的嫋嫋青煙,上升到幾層樓高度,便也隨風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