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故土沒有國家概念,伊凡取羅曼語跟自創的韻母,創出了簡單易懂的新文字,被譽為先知,伊凡藉此威望,凝聚了諸多部落進行聯盟。
他回航時,也帶來一些耐寒的植物種子,灑落種植氣溫較高的沿岸平原,培育出一些蔬菜植物,使當時的丹麥人不再只能吃魚、吃魚、還是吃魚跟伴隨其他野物。改善營養極為失衡的情況。
後伊凡更把腦中記憶的學問,記錄在獸皮上,廣為傳授諸部落。
他死時只有三十九歲,被傷心欲絕的丹麥人譽為主神奧丁開天以來,最偉大人族英雄,還加給他智慧之神的封號,戶戶祭祀。
伊凡死後第五年,靠著學來的航海技術,如觀看星盤,族民成功發現許多無人居住,氣侯更宜人的小海島,開始往外定居,又過十數年,組織了更大規模的海洋商隊,四下進行貿易。
並由學會伊凡傳授的通用語(時為羅馬語的學生們,作為翻譯出洋。
由於有武力保護,這次派出的商隊,得到了禮遇,他們帶去的白熊、雪狼、冰原豹等獸皮,受到很大歡迎,換得金屬、首飾、小麥等物。
異國的美好事物,又開始傳開俄斯大陸,金銀作為錢幣,開始成為主流,穿的衣物,除了獸皮外,還增加了毛和絲織品。
可口的葡萄酒,讓他們拋棄了跟尿一樣難喝的土酒,
俄斯大陸的兩座半島,那維亞半島,和斯堪半島,在新曆四年、和五年,又從部落聯盟,轉為王國。
一為“那”,一為“威”,兩國在新曆二十八年,又溶為一體,,定名“那威”,那威王國有九個實力部落主導,包含閃部落,並以閃部落為王,但任何大事,都要九部共議才算正式。
人多了,心就雜。
到了新曆九十二年,九族爆發內戰,閃部落失敗,分成兩支,一支留在故土;一支逃往今日的諾曼行省,與當地居民婚姻同化,還建立起一個新國家。
高盧第一王朝建立後,四處用兵,把諾曼也併入其下,由於非傳統意義上的“自古已來”領土,法蘭人對這些面板異常白皙,頭髮更為金耀,兩眼發綠,不剪頭髮,綁著多條長辮,愛好喝酒、打架,戰爭時頭戴牛角的民族,有極大偏見。
第一王朝對於諾曼的治理,遠比其他省份嚴格,其他省份的伯爵,一年若繳出百枚金幣當做稅賦,諾曼當地伯爵就要多一倍。
這使諾曼當地貴族,時常叛亂,國土地圖上,分分合合,到了第二王朝時,情況才有改善,但北人稱呼已深入人心。
“粗魯,骯髒,你跟北方蠻子差不了多少。”,在高盧境內,若此話出自非諾曼行省領民之口,便是一句範圍極廣的諷刺,包含了諾曼行省、俄斯大陸還有不列顛地區。
太陽王巴頓,對諾曼行省施恩甚多,並不像前任君主一樣,禁止他們使用祖先的方言還有傳承下來的民間習俗,他還多次到當地巡遊,甚至在當地貴族面前,與人同樂,跳起當地傳統舞蹈,使諾曼領民跟貴族對於巴頓十分喜愛。
巴頓退到諾曼後,雄心未滅,靠著人望,整合一股忠於他的貴族勢力,也給其幼子哈羅德,帶來統治的基礎。
巴頓死前遺言,“帶兵打回王都”。
父王遺命,哈羅德時刻記著,當他成為諾曼大公後,一直很想奪回王位,但阿德里安防他如賊,多年下來,本來快放棄希望,但無意間,他發現了落難諾曼行省的奧布理,便有這次計劃,沒想到一弄弄出這麼大動靜,真是悔不當初。
諾曼行省大公府邸。
“廢物奧布理,死百次都不足以平息他的過錯!”爐火燒的猛烈,卻降不下哈羅德臉上冰寒。
蘭德爾被救隔日,他派三百人到普列行省,該城十七個貴族,全被火狼誅殺,這筆帳被算在他跟奧布里頭上,還把南方也牽扯進來。
領軍將領知道後,不敢接掌,後退到他女婿的領地,並馬上回報,哈羅德收到訊息後給出火速撤軍命令,但不到一週,傳來火狼服誅的訊息,潘尼波爵還用俘虜指證自己。而奧布理被普列行省的地方貴族,給出兵拿下,送往王都等候發落,現在普列行省一團混亂。
“有多少人能出戰?”哈羅德對左右道。
“回大公,有裝備的一萬一千人左右,要是連農民都參戰,不發盔甲,只發些簡單裝備,能增加七千兵力。”
“這麼少?對上南方佬怎麼有必勝把握?,偏偏阿道夫家族人丁少,傷了唯一的繼承人,這次想要脫身很難,我打算釋出徵兵令跟預先徵收糧食,進行大戰準備。
“殿下放心,南北之間,長路跋涉,先動手者,負擔太大,我們只要從容應對即可,加上入冬,北方寒冷,南方軍隊必定受不了,說不定我們能輕鬆得勝,論體魄,諾曼人不是南方佬比得上的,撐幾個月,到了雪季,漫天冰霜,就能讓他們凍的罵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