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書信一封,送於明軍。」
「想必他們也不願與我們死拼到底的。」
哱拜皺眉不語。
人便是如此,有時候,即便明知沒有希望,但還是想盡力一試,心中抱有一絲僥倖。
他當初的底氣來源於密宗,來源於蒙古各部的支援,來源於他麾下的三十萬兵馬。
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也讓他心灰意冷。
良久,哱拜輕嘆一聲,擺手道:「此事就由你去辦吧。」
「告訴明軍,有什麼條件,只要不太過分,本王都願意答應。」
「是。」哱承恩拱手應下,轉身離開。
……
城外,中軍大帳內。
一封書信擺在了桌桉上。
李如松收回目光,笑道:「這哱拜竟會送信前來,看來是收到蒙古騎兵戰敗的訊息了。」
如今的蒙古各部早已不是曾經的蒙古部族了。
俺答汗已老,他的威望在下降,各部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俺答汗能指揮的也只有土默特部,但他也想儲存土默特部的實力。
麻貴冷冷道:「我們死了那麼多將士,豈是他一句投降就能解決的。」
另一邊,林芒緩緩擦拭著繡春刀,澹澹道:「投降可以,讓他開城,送出他的頭顱。」
李如松笑了笑,兩人的意見倒是與他不謀而合。
「不過……」李如松遲疑片刻,嘆道:「就怕朝中有人不這麼想啊。」
軍方與文官們的意見總是相左的。
估計有許多人是希望接受哱拜的投誠的。
為什麼?
因為能帶來更大的利益。
若說哱拜與朝中某些人沒有聯絡,必然是不可能的。
何況,有些老頑固一直奉行所謂的感化政策,遵循儒道。
「鏘!」
林芒收起刀,輕笑一聲,緩緩道:「那就別讓他們知道。」
「這封信,我們也從未見過。」
「何況……」
「陛下已傳來旨意,讓本官帶哱拜的人頭回去。」
李如松與麻貴相視一眼。
既然連林芒都如此說了,他們自然沒有意見。
攻破寧夏城,可比接受投降的功勞大。
甚至,兩人等的就是林芒的態度。
這位是天子親軍,又此次監軍,身份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