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孫七歲,個頭蠻高,穿著袞冕。
不同於以前的嚴肅,現在多了一些孩子氣,還沒完全換回來。
大家的心裡有點酸,好像吃了楊梅。
看看,老祖給這孩子都教的什麼?以後怕是不好糊弄了。
回到以前是不可能的,他的孩子氣又有別的,就像那寶劍鋒從磨礪出,他被打磨過了。
祈大寶和聖人說一件事:“孫兒在武周山下,看一些婦人哭著要兒子。”
郭太后認真的聽著。祈大寶教的這麼好,已經沒她什麼事了,她就是坐鎮的。
其他人大概都知道沈用元的事兒。
這也不能說大外甥借題發揮,他只要發揮的好、又如何?
祈大寶是嚴肅的:“養子不教,犯下滔天大罪,還母愛氾濫,害人害己。除了毒、就是蠢,需要教化。汪三州曾著書,感動無數。孫兒以為,不如封廖氏,旌表其女。”
郭太后點頭、準了:“殿下想封什麼?”
祈大寶眼睛亮亮的:“廖氏賜封貞懿夫人,汪氏追賜南鄉郡君。”
郭太后點頭,看眾臣。
群臣沒什麼意見,這不算什麼大事。
又確實是一件大事。教化,從來都是大事。
子不教父之過?相夫教子也是女子的事。
再看汪三州,是真的人生巔峰了。
雖然他爹還沒跟上,但他妹、這是真正的正名了。
被殲殺、那是她的慘痛,不是她的錯。被尤家那麼逼迫,猶不改節,可不容易。
就像很多的娘,看到好處,還不得催著兒子上?說老孃要這樣那樣?
就算孟氏,不也是要享受?
廖氏不是不享受,但她有底線。寧願自己付出。
汪汝遷、只能謝恩。這不只是為他娘,是為天下。
這也算圓滿了?死後有哀榮、總比辱罵強。
他得做的更好,免得爹孃被連累。
祈大寶不參丶政,所以別的就不說了。
大家看他跑的挺多、看的挺多,沒想管、心沒野了。
不是不管事,是記在心裡,先學習。
七歲的皇太孫,有太多要學了,現在見到的只是一部分。
晉王先開口、和聖人說:“皇太孫儘快登基吧?”
郭太后點頭,看大寶。
祈大寶眨眼睛:“師父說了。”
祈鎬懂,他師父把什麼都說了,有個好師父,真是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