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大都的百姓能咂摸幾口酒水喝,是因為蒙古的王公貴族們,喜好喝酒,色目回商,南方的漢商,都喜歡運酒水來賣。”
“那酒水不易儲存,定期酒樓都得傾銷一番,不然酒水要餿的。”
“否則我等小民,哪有機會喝酒?”
陳四九恍然大悟。
原來是這樣……
他招呼兩位打捕戶老哥一併幫忙,先剝虎皮,打整內臟,捎帶探聽一些如今大元的情報。
這也是他此次出山,最重要的任務。
不知我大宋舊民,如今怎樣……
當年,害的三位師傅祖上流落瀛洲的漢軍世侯們,和那幫降臣文官們,現如今又怎樣……
趙良哈與劉十四一邊幫忙幹活,一邊講了起來。
如今的大都,可以看做是一個蒙古大部落。
等級分明,富者極富,窮者無立錐之地,而且多賣身給王公貴族,名商大賈當驅口(奴婢)。
令陳四九驚訝的是,就連許多蒙古人,也過得不如狗。
稍加思索,倒也在情理之中。
按照三位師傅所述。
蒙古在大金國時期,本是北方一個遊牧奴隸部落。
大金國被蒙古入侵,最後滅國,到如今也不過七八十年,蒙古人奴隸根腳習性難免。
很多當年在蒙古草原上做奴隸的蒙古人,到了大都,還是世代給蒙古王公貴族做奴隸……
興許是應了五德始終說。
舉頭三尺,真有天理昭昭,大元如今建國不到百年,大大小小的水災竟然發生了數千次,光是大水災,朝廷記載的就有接近兩千次。
這是因為大元乃是金德,金生水。
而水患之後,又是旱災。
旱災之後,又是蝗災,瘟疫……
就拿中原地區來說,自忽必烈死後到如今約四十年,水災旱災蝗災瘟疫年年都有,年年都來,老百姓如何能夠生存?再說蒙古萬戶們到處圈地,將漢人趕走,把良田拿來種苜蓿,種豆料,種草餵馬,餵牛,餵羊。
糧食壓根不夠吃。
劉十四似是想起了什麼,打了個寒顫道:“我們打捕戶還好,山林子裡打野獸,三五日不開張,開張能吃個大飽。”
“那中原之地的百姓,是真慘啊……”
“有一回我們去中原打捕白狐,那地方……”
劉十四吞了口口水。
“怎樣?”陳四九連忙問道,聽說中原漢家子民遭災,他一張臉顯得十分焦急。
此次出山,二師傅可是多有交代,要他前去大宋故土看看我漢家百姓如何,若是能找到宋理宗那隻被番僧製成密宗酒具的頭骨,想法破了番僧的壓勝邪術,還我漢家氣運!
劉十四咬著牙,眼神閃爍:“自古白狐都是墳塋荒冢多,那會我跟著幾十個弟兄,去河南洛陽打捕白狐,沿途餓殍遍野,田地都被蒙古人種草了,老百姓就吃野菜,吃樹葉,樹葉吃完了,就吃樹皮,樹皮也吃完了,就吃觀音土……”
“山上的還好,能把松針,松樹皮颳了煮來吃,平原地帶,真是慘啊,我們都是打慣了野獸的獵戶,按說鐵石心腸,但是見著中原難民,真覺得大元皇帝他孃的混賬!”
“我聽老爹說,大金國的時候,中原雖也遭災,可從沒出現過餓殍遍野,易子而食,擇人而噬這類事,以前只在曲兒裡聽過,在大元治下的中原,咱是真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