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以為,應繼續保持郡縣制。”
……
還有幾位皇子鼓起勇氣想發言,卻懾於大殿的威壓,期期艾艾,唯唯諾諾,導致嬴政冷哼一聲。
雄主最厭惡何種人?
甚至不怕唱反調,最厭慫包、軟蛋。
之後,大殿無聲。
這群虛偽的人啊?!
且不說分封好與壞,他們真不想分封嗎?
李斯真的反對分封嗎?不想裂土封王為李家獲得一塊傳承千百年的土地?
蒙恬、王翦不想分封嗎?
諸皇子宗室不想分封嗎?
戰神王翦,“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除了打消嬴政的疑慮,這不是潛意識的分封嗎?
維護郡縣制,只是維護始皇帝的意志罷了。
全天下,只有一人堅定的中央集權,那便是嬴政。
他為何不想分封?
整個大秦都是他的,為何要分封?
……
都說大周制的諸多弊端,卻不知縱觀華夏曆史,當屬大周的國祚最長,八百多年啊!
而正是大周的百家爭鳴,各種思想流派之間激烈的摩擦碰撞,由此迸發出激烈的智慧火花,達到了空前的哲學高度。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醫家、農家、雜家……橫空出世。
易經、道德經、春秋、論語……老子、孔子、莊子、鬼谷子、墨子……扎堆出現。
如同星空中璀璨閃爍的星河,點亮著整個夜空,拉近了人與天地之間的距離,為黑暗中求索前行的旅者指引方向。
其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成為後世文化的源點,一直在傳承、一直在模仿,卻無法超越。
甚至,沒有春秋戰國,便沒有今日之國學瑰寶。
大周,怎能批的一無是處?
……
中央集權郡縣制,領先世界千年,甚至開啟了華夏文明的起源,其瑰麗的遺產惠澤後世,卻如此早夭,令人唏噓。
而後世,自漢唐到明清,所有的帝王都是腦殘智障嗎?
又有哪一個朝代,純粹如大秦一般的中央郡縣制?
誰不知分封的危害?誰不懂擁兵自重尾大甩不掉?
後世,不照樣都以郡縣為主,分封為輔,雙軌並行嗎?
存在,即合理。
如果秦二世時,有幾個皇子任諸侯,大秦斷不會如此之快倒下。
嬴政的暴斃有極大的偶然性,甚至胡亥篡位也有極大的偶然性……
然,即便扶蘇順利接位,太多矛盾沉痾痼疾,積重難返,怕也都不遠。
……
眾皇子不再說話。
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聚焦在嬴鈺身上。
“壓軸大戲就要上演了嗎?看我如何重新整理歷史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