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煬:馬兄這山坳裡的田地少說也得67萬畝,可這附近連一條河流都沒有那這些田地是怎麼灌溉得
馬楠:這些田地是水車從北面大江河引水灌溉得
李煬一臉蒙b“水車引水”
馬楠:賢弟難道浙國沒有水車嗎
李煬搖了搖頭“沒有”隨後將目光看向李松:老二你行商的時候見過水車嗎
李松跟著搖頭:沒見過,馬兄那你方不方便帶我們去看看水車是什麼樣的
馬楠到是個痛快人一口就答應了:這沒啥不行的,水車這東西在我們南國非常普遍
下午馬楠帶我們來到山坳盡頭,在一條江渠旁有幾座高約56的米輪式水車,它不需要人力和牛馬拉動來控制而是靠水流來推動,圓輪上的尾片會隨著水流轉動將水帶到一條木製渠道上,在由這條木製渠道將水引到一條34米寬高半米的分水木渠裡,馬楠說這樣的分水渠遍佈在田地之中只不過規格要小一些,用水車引水比動用成千上萬人開鑿河渠更省時省力,較偏一點的田地中還有手搖式水車和腳踩式水車從分水渠裡引水,山坳的盡頭還修建了一座小型水庫來預防乾旱
水面上還放養了一些鴨子和大鵝在捕抓小魚,佃戶們還在靠著水庫的山坡上蓋了幾十個豬圈,旁邊有一片寬闊的場地是專門用來晾曬豬糞的,我以為這些晾乾的豬糞是用來給田地追肥的,但馬楠告訴我這些豬糞是用來餵魚和蝦的,聽他這麼一說到是給了我一些啟發,馬楠帶我們幾個在山坳裡轉悠了一天眼看太陽就要下山了才返回農莊
這一天可真把我們幾個給累壞了,一回到農莊我們幾個便一頭扎進了廚房,馬楠掀開鍋蓋一看簾子上還有十來個饅頭,我拿起一個盤子就將饅頭撿了出來
馬楠看著櫥櫃:李松兄弟你看看櫃子裡有什麼現成的菜
李松到廚房的櫃子裡亂翻一通只找到一些大蔥和一盤鹹菜,我們幾個接過大蔥就這鹹菜便啃了饅頭,可能是太餓了冰涼的饅頭嚼在嘴裡到有些甘甜鹹菜也變得清香可口,十幾個饅頭被我們四個人不留收的就給幹掉了,這吃飽了人反倒是有些犯困了回到房間往床一躺沒一會就睡著了
接下來的幾天馬楠又帶我們幾個到其它山坳轉了轉,可以說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有效利用沒有絲毫浪費得地方,眼前這座山是一個用柵欄圍起來的牧場,成群的牛羊在密林中隨處可見估計得有個78百隻,附近的幾座山是果園還有專門種植藥材得基地,馬楠告訴我們山上的水果和藥材都是佃戶日常生活中需要得,聽他這麼一說我覺得南江商會在這個時代絕對算是良心企業了
掐指一算這次南國之行已經有半個月了,乘船回去還得在海上漂泊七天這樣一算就差不多一個月了,不知道高原他們幾個把民團打理的怎麼樣了,我也想宋詩婷和衡燕了得抓緊把這樁生意訂下來
清晨吃過早飯後我和李松就拉著馬楠來到倉庫:馬兄咱們兄弟一場布你能不能在給便宜點
馬楠:兄弟我給你的價錢真得是最低了
李煬突然想起以前做生意的時候有一種進貨方式叫兜貨,就是這些貨物我都要了你也別按件數要錢,直接按堆來估價至於陪不陪錢那是我的事,還有一種方式叫代賣就是把貨物拿走等賣出去了在給錢,通常代賣都會有一個期限要是賣不出去把貨退回去你也沒什麼損失
“馬兄你看這樣行不行這5倉的棉布1萬1千兩我全包了,咱們也不用挨個查驗要是布匹有瑕疵算我的”
馬楠聽聞後從袖子裡拿出一個手掌大的算盤,在上面扒了了幾下嘴裡唸叨著:一倉棉布5千匹2千2百兩這連本錢都合不上啊
李煬:馬兄這些布放在倉庫裡也是放著,不如把這些布處理出去回籠一下本錢
馬楠“哈哈”賢弟話是沒錯可你不能讓為兄虧太多吧,我看這樣吧每倉棉布2千4百兩一分錢你也別講
一倉棉布2千4百兩到也行五倉就又便宜了500兩銀子:馬兄那絲綢你看一倉能給多少錢
馬楠:絲綢一倉我給你4千8兩怎麼樣
李煬:馬兄4千8這個數不吉利,我看不如每倉4千5吧四加五得九,九五之尊大吃四方咱們做生意得有個講究,要是這個價行的話我要四倉得絲綢
馬楠一副為難得樣子“哎呀”兄弟這個價我可是要陪錢的,這樣吧咱們兄弟一場你讓為兄少陪點,每倉4千6你看怎麼樣四六四六萬事大順
李煬“哈哈”馬兄是個爽快人那兄弟我也不墨跡4千6就4千6
李松顯得有些慌張他拽拽我的衣袖壓低聲音:老大咱們帶的銀子沒有那麼多啊
我輕輕拍了一下李松:老二你放心,我心裡有數
馬楠看著我和李松:怎麼了賢弟
李煬“哦”我家老二說馬兄您是個講究人,這批布絕對是物有所值
馬楠聽了以後到是挺高興的:兄弟你把這批布帶回浙國就等著在家收銀子吧
李煬拱手道謝:這全靠馬兄成全,對了馬兄你這還有沒有什麼其它可以賺錢的生意
馬楠仰頭想了一下:兄弟說道能賺錢的生意我這還真有一樁
李煬:還請馬兄賜教
馬楠:兄弟紙在南國是一樁可以賺錢的生意這些年得需求是一年比一年多,你要是想賺錢這倒是樁不錯的生意而且利潤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