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朱棖就藩,且不說其他,北元南下掠奪,朱棖若是死了。
今日誰開口讓年僅九歲的朱棖就藩,誰就是罪魁禍首。
這種事情,即便是陛下下令處罰,出了事肯定不會攬在自己的手中。
而選擇不說話,頂多就是勸諫不力,被陛下劈頭蓋臉罵一頓,拿他們沒辦法。
朝堂上,朝臣們都瞅著胖乎乎的朱棖背影,無聲的嘆息,似乎已經看到了朱棖的結局。
馬皇后解決了靜妃的事情之後,便不再插言。
老朱則是默不作聲,按照他本來的意思,朱棖此時已經前往封地的路上了。
想要誓死攻破北元,需要皇子的血。
不是他老朱狠心,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統一華夏,是他作為華夏國主的必須的責任。
此時不說話,是因為今日朱棖表現令他奇異,這才有些許的停頓。
面對群臣凝視,朱標擔憂,老朱觀察,皇后不聞不問。
朱棖決然道:“父皇,踏滅北元,衛國戍邊,本就是兒臣的責任和義務,兒臣願意去。”
“此去,兒臣只有一個請求。”
老朱點了點頭,略微平和的問道:“你有這份覺悟,朕甚是欣慰,什麼請求,說來聽聽。”
朱棖震聲道:“請父皇賜兒臣一副金棺,此去,不滅北庭,誓不還京。”
“若兒臣戰死漠北,一具金棺足以。”
朱棖的聲音尚不足以如成年男子般雷霆炸響,甚至還顯稚嫩,沒有半分粗狂和霸道。
但此刻。
奉天殿卻猶如天雷滾滾,雷霆覆海。
群臣震動,目露驚駭!
請父皇賜兒臣一副金棺,此去,不滅北庭,誓不還京。”
若兒臣戰死漠北,一具金棺足以。
這樣的話出現在二十一歲的朱慡口中,十九歲的朱棡口中,都不覺得奇怪。
可朱棖。
不過九歲。
竟已然有此覺悟。
馬革裹屍,衛國戍邊,鎮守塞北。
何等雄心壯志,偉岸氣魄。
“藍城王壯心四海,令我等羞愧的無地自容。”
“古有冠軍候,今有藍城王,黃沙百戰金棺行,不破北元終不還。”